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变革
本文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监管框架 金融全球化 变革 出处:《亚太经济》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现有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存在着金融监管全球化趋势与金融监管国别化的矛盾、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缺位和错位,以及国际金融监管框架主体的国家地位不对等三个主要不足之处。结合现有国际金融监管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其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ory framework ha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the nationaliz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the absence and disloc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ory institution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and strategy of its refor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F832.1
【正文快照】: 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对此次金融危机成因给出了众多经济学解释,然而绝大多数的经济学解释都存在激烈争论,似乎只有金融监管的薄弱这一原因为大家所共识,不置可否的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因素之一。金融监管的薄弱可分为国内金融监管的薄弱和国际金融监管的薄弱两个层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启清;;竞争还是合作:国际金融监管的博弈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宋宪伟;;国际金融监管的多边治理机制——一个多层次的构想框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肖奎喜;徐世长;;债务经济、美元回流与全球经济失衡——兼论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应对[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4期
3 叶祥松;;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完善[J];经济学动态;2010年09期
4 周亚锋;徐世长;;全球经济危机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金融侵略、自由与失衡[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9期
5 茅倩如;;金融危机处理与国际金融监管的合作和协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岗;金融混业企业集团风险及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崔建国;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2 周哲;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冀广起;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路向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健;竞争规制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岩,张燕萍,胡仕春;金融全球化:金融危机与中国金融安全维护[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01期
2 黎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路[J];商业时代;2007年03期
3 王东梅;朱虹青;;论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冷融,王冉旭;由金融危机的成因浅析我国在金融全球化中的政策取向[J];黑龙江财会;1999年11期
5 胡林华;;金融业面临全球化挑战的思考[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9期
6 陈昱;;金融全球化中的风险及对策初探[J];唐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柳荣;朱嫒玲;;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探讨[J];特区经济;2010年10期
8 李轶;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中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5期
9 王盛杰;;发展中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的风险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6期
10 鞠颂;;论金融危机对转型经济国家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青松;;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社会学解读[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马秀贞;;青岛国有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做法与启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3 管晓华;;浅谈海事机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岐山;;浅谈金融危机对碳酸镁市场的影响[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钙镁盐分会镁盐生产与发展研讨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8年
5 谢石生;;金融危机下广州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杰;;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危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7 毕研勤;;我国制造业应对金融危机策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8 孙涛;;应对金融危机应进一步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9 田辰山;;金融危机与文化问题[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10 刘明山;;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 许江山;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N];期货日报;2010年
2 徐风;“制度召回”很有必要[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颖春;金融危机远未见底 中国地位有望提升[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吴垠;金融全球化与金融风险[N];云南日报;2000年
5 FN记者 卓尚进 戴磊;应对金融全球化风险我们该做些什么[N];金融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冯蕾;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8年
7 冯武勇;金融危机下,许多德国人重新捧读《资本论》[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程实;美国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还有多远[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9 记者 申明;金融危机为开源产业带来机遇[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艾芸;七成受调查者信心坚定[N];市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凤鸣;金融全球化与银行业重构[D];厦门大学;2004年
2 孙颖;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辽宁大学;2010年
3 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子先;论金融全球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解凤敏;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港;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王倩倩;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吴俊宏;上世纪末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给予我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5 余猛;金融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孙小津;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效应的国际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周睿;G20的崛起与作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杨丽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就业问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石文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66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6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