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逾期行为研究——基于P2P网络借贷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 民间借贷 借款人 PP 网络贷款 逾期行为 信用体系 出处:《金融论坛》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在对网贷参与者逾期行为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逾期行为的因素分为信用、个人、标的及往期借款四个特征维度,认为网贷平台应当关注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个人生活状况、偿还历史及往期借款等指标。通过建立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借款人信用等级、生活状况、居住地区、个人收入、成功借款次数和按时还款次数对借款人逾期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逾期还款次数、受教育年限、借款利率、借款时间和提前还款次数对借款人逾期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有无银行逾期、借款金额及投标笔数对借款人逾期率不存在显著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overdue behavior of Internet loan participant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overdue behavior into four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s: credit, individual, target and prior loa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net loan platfor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redit condition of the borrower, the personal living condition, the repayment history and the loan in the past period and so on. 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Logit regression model to carry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finds out the borrower's credit grade. Living conditions, living areas, personal income, times of successful loans and times of repayment on time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overdue rate of borrowers, the times of overdue repayment, the number of years of education, the interest rate of loans. The borrowing time and times of prepayment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overdue rate of the borrower, but the amount of money borrowed and the number of tender notes hav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overdue rate of the borrower.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广西师范大学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民间新型借贷——P2P网络借贷发展的实证研究”
【分类号】:F832.4;F492
【正文快照】: P2P网络借贷平台,即“点对点”借贷(peer to peer lending)平台,是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闲置资金(抑或出于投资目的)出借给资金短缺者的新型借贷模式,在此过程中,借款人的各项资料审核以及融资行为等都通过网络实现,P2P网络借贷平台也被称为民间借贷的“网络版”。P2P网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广明;诸唯君;周欢;;P2P网络融资中贷款者欠款特征提取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01期
2 吴小英;鞠颖;;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网络借贷模型[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锋;杨育婷;徐培文;;当前我国网络借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金融;2013年09期
2 李金阳;朱钧;;影响P2P网络借贷市场借贷利率的因素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陈建中;宁欣;;P2P网络借贷中个人信息对借贷成功率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人人贷为例[J];财务与金融;2013年06期
4 李小开;;P2P网络借贷监管的顶层设计探析[J];时代金融;2013年12期
5 宋文;韩丽川;;P2P网络借贷中投资者出借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6 梁程;;从实证角度看网络融资的发展与监管[J];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9期
7 宋鹏程;吴志国;Melissa Guzy;;生存之道:P2P借贷平台的业务模式研究[J];新金融;2013年11期
8 宁欣;;浅谈行为金融理论对P2P借贷结果的影响机理[J];时代金融;2013年36期
9 葛庆稳;;对当前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4年05期
10 张国文;;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防范与监管[J];武汉金融;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蔡瑞媛;温小霓;;现代信用借贷的创新模式:P2P网络借贷平台[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彬杰;基于社会网络的在线投融资服务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万校基;网络借贷(P2P)平台的成长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海蓓;新型民间资本流动方式[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张职;P2P网络借贷平台营运模式的比较、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宋文;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赵乐峰;P2P网络借贷融资可得性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5 鲁佳雯;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金融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降磊;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薛群群;国内外P2P小额信贷企业运营模式研究及实例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刘峙廷;我国P2P网络信贷风险评估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9 孙怡俊;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问题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李伟军;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羊群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邢增艺;王艳;;网络借贷:微型金融发展新趋势[J];前沿;2010年23期
2 刘严;;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Z1期
3 迟国泰;许文;孙秀峰;;个人信用卡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与模型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陈湘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测度框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5 陈盛东;依法管贷后记:借款用途莫虚设[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1489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8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