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

发布时间:2018-02-04 17:07

  本文关键词: 国际分工 金融发展 全球失衡 出处:《世界经济》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国际分工的角度考察了全球失衡问题,通过构造一个金融市场-制造业比较优势指标,利用1990~2005年45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计量研究,证实金融-制造业比较优势对于经常账户赤字(盈余)的重要性,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了我们的主要结论。特别地,我们发现,中国的贸易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国际分工新格局加以解释。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全球失衡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blem of global imbala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nstructs a financial market-manufactur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Based on the data of 45 countries from 1990 to 2005, a systematic econometric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confirm the importanc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financial-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surplus). A series of robust tests support our main conclusions. In particular, we find. To a large extent, China's trade imbalance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new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understanding global imbalances and China's economic growth model.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分类号】:F114.1;F831.5;F1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经常账户盈余,且盈余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攀升,2005年之后更是高达9%以上。与中国政府担忧巨额盈余相对应的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府却在费尽心思消除巨额的经常账户赤字。事实上,这一现象不仅在中国和美国存在,英国、日本、德国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信;从国际视角看中国如何调整经常项目失衡[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欢欢;新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课题组;行政与市场力量的消长:内蒙古县域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3 吕萍;;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8期

4 李洪慈;;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重均衡”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陈述云;刘带春;;贵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6 袁云峰;曹旭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05期

7 周海玲;;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8 黄健;;我国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J];现代农业;2008年07期

9 江春;杜颖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一个文献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8期

10 杨俊;刘s,

本文编号:1490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90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9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