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6 05:39

  本文关键词: 货币流动性 货币需求 货币政策目标 金融市场 国际流动性 出处:《复旦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在短时间内演变为流动性短缺,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了流动性陷阱的现象。流动性及其变化问题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以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为研究对象,从货币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结合我国转轨经济和开放经济的特征,分析了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的若干影响因素。 本文共分7章,其中第1章为导论。第2章概括性地分析了流动性的涵义、度量方法,我国货币流动性的变化特征以及货币流动性变化的影响因素。由于我国还未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因此对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变化进行度量只能采用货币过剩法、MIGDP、超额货币增长率等数量指标。MIGDP、超额货币增长率方法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货币流动性总体过剩,并呈现周期性波动。货币流动性变化归根结底来源于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除了影响货币供给与需求的一般因素之外,我国转轨经济和开放经济的特点决定了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同样会影响到我国的货币供给与需求,进而影响到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变化,如货币政策双重目标、金融市场发展、国际流动性传导等等。 第3章分析了货币需求与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本章采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的实际广义货币需求与实际产出、定期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股价指数、人民币汇率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显示我国的货币需求存在着自动向均衡调整的机制,但调整速度比较缓慢。在货币需求函数实证估计的基础上,本章采用货币过剩法对我国1994—-2010年期间的货币流动性变化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流动性呈现短缺与过剩交替的周期性波动状态;1994—-2010年期间,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可以划分为整体短缺与整体过剩两个阶段。根据实证检验的结论,我国长期内存在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而且货币需求具有向均衡水平收敛的短期调整机制,我们可以推论:相对于货币需求,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受货币供给的影响可能更大;当我国的货币供给对均衡货币需求存在较大的偏离时,可能出现持续的流动性过剩或短缺。 第4章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货币流动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中一直奉行的是双重目标原则,即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本章对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1979年以来的年度数据支持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根据这一结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控制通货膨胀与实现经济增长二者难以同时达到。货币政策实践中我国货币当局采取的做法是: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货币政策在紧缩与宽松之间不断转换,以期同时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目标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由于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在长期内比较稳定,因而货币政策在紧缩与宽松之间的频繁变化就导致流动性在短缺与过剩之间周期性波动。货币政策目标转换与流动性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从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中得到验证。 第5章分析了金融市场发展与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货币供给流向来看,金融市场的发展一方面起到了货币分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稳定对应关系产生了影响。本章使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2005年股改之后我国货币供给、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实证结论支持“货币供给增加—资产价格上涨—一般物价水平上涨”三者先后出现的动态顺序。此外,实证研究还发现:2005—2010年期间我国广义货币增速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明显,股价变化成为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金融市场对货币供给的分流作用,使得货币政策传导链条被拉长,如果货币政策反应不当,容易引发“流动性膨胀循环”或“流动性紧缩循环”,导致宏观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或者流动性短缺。 第6章分析了国际流动性传导对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的影响。从货币流动性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向来看,美国、日本和欧元区是流动性发源的中心国,三大世界主要货币通过经常项目逆差、资本输出以及金融创新等途径,向外围国家传导扩散;一旦中心国遭遇流动性冲击或发生金融危机时,流动性过剩突然演变为流动性不足,并通过多种途径传递给外围国,从而出现全球流动性短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的鼓励出口、鼓励外资流入和实际上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通过贸易渠道、外资流入以及热钱等渠道大量输入我国。VAR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变化显著受到贸易差额、外商直接投资、热钱变化的影响。中美之间逐年增长的贸易顺差,使得美元成为国际流动性输入我国的主要币种。通过对中美流动性传导机制的实证发现:1998年以来以M2/GDP指标衡量的中美两国的货币流动性具有大致相同的变动趋势,美国货币流动性变化是引起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的原因之一,且在次贷危机之后美国流动性对我国流动性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国际流动性输入,一方面导致我国外汇占款大幅增加,给央行带来了不少的货币冲销压力;另一方面,改变了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结构,导致流动性结构失衡。 第7章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并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22;F2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海华;;国际流动性传导影响下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的实证检验[J];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1493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93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c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