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经济波动分析:基于垄断竞争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估计
本文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冲击 价格粘性 出处:《世界经济》2010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具有微观基础的垄断竞争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计量估计,分析了中国货币经济波动中几种重要的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研究了中国货币经济波动中的货币冲击、需求偏好冲击和生产率冲击对经济波动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对于经济波动影响,短期来看,反映需求冲击的偏好冲击波动对实际产出波动影响很大,反映供给冲击的生产率冲击波动则对通货膨胀波动影响很大,而实际货币余额冲击波动对实际产出波动和通货膨胀波动影响不大;长期来看,需求偏好冲击和生产率波动持久性小因而对经济波动持久影响不大。由于样本期内估计的实际货币余额冲击是持久且扩散的,长期来看实际货币余额冲击的波动造成了很大的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波动。
[Abstract]:Based on the econometric estimation of the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monopoly compet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several important economic variables in the fluctuation of China's monetary economy. On this basis, we focus on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monetary shocks, demand preference shocks and productivity shocks on economic fluctuations in China. The fluctuation of preference shock, which reflects the demand shock,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luctuation of actual output, while the fluctuation of productivity shock, which reflects the shock of supply,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luctuation of inflation. The fluctuations in real currency balance shocks have little impact on fluctuations in real output and inflation; in the long run, Demand preference shocks and low persistence of productivity fluctuations have little lasting impact on economic volatility. Because the estimated real currency balance shocks in the sample period are persistent and diffuse, In the long run, fluctuations in real currency balance shocks have caused large fluctuations in real output and infl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
【基金】:南京财经大学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A0704)
【分类号】:F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树成,张晓晶,张平;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2 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3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4 张屹山;张代强;;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5 卜永祥,靳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一个基本解释和理论扩展[J];世界经济;2002年07期
6 简泽;技术冲击、资本积累与经济波动——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一个检验[J];统计研究;2005年11期
7 钱士春;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实证分析:1952~2002[J];统计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石,李国民;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发展与启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陈德伟,金戈;利率、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传导[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3 朱睿博;;从货币供应量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赵进文,高辉;中国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的模型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5 张国兴;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6 吕光明;齐鹰飞;;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一个基于CF滤波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7 齐鹰飞;;新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一个基本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6期
8 刘康兵,申朴,李达;利率与通货膨胀:一个费雪效应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3年02期
9 李春吉;中国货币经济波动的一般均衡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10期
10 黄赜琳;;技术冲击和劳动供给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蕾;孙楚仁;;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昆亭;龚六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综述[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刘瑞明;白永秀;;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戈;经济转轨中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3 毛剑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强弱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计量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4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姚小义;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与市场均衡:模型与实证[D];中南大学;2003年
6 周素芳;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宋剑斌;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尉高师;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樊明太;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易行健;经济转型与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祥锋;中国经济周期的RBC解释[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周浩;我国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陈建伟;产业簇群研究:以浙江南浔为例[D];浙江大学;2002年
4 谢曼;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多元化及其阻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5 闫小娜;泰勒规则及其在我国的检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高辉;中国货币政策效果检验与利率市场化建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7 王静;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8 吴小平;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何菁菁;欧洲统一货币政策效果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庄佳强;货币冲击对实际变量存在持续性效应吗[D];浙江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吉;中国货币经济波动的一般均衡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10期
2 江小涓;中国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和提升比重[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3 余永定;中国经济的稳定、平衡增长呼唤积极财政[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4期
4 刘伟,许宪春,蔡志洲;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5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6 刘金全,范剑青;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7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8 刘树成;中国经济波动的新轨迹[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9 李建伟;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特征[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10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兴华;;印尼盾的汇率走势及成因:2001—2010年[J];东南亚研究;2011年03期
2 杨柳;李力;;货币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DSGE模型的数量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5期
3 邬丽萍;;试论经济波动中货币政策的选择[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0年05期
4 汪旭;徐黎蕾;;普罗迪:欧洲不走回头路[J];中国改革;2010年08期
5 ;观点[J];证券导刊;2011年22期
6 ;健康护理基金稳中取胜[J];卓越理财;2011年08期
7 王培哲;欧阳丽;;基于微观视角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选择——动态博弈分析[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8 郭彦峰;;化解跨境资金大规模净流入的对策思考[J];河北金融;2011年07期
9 付留鹏;;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加速器效应[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10 隋建利;刘金全;;中美两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联动机制的差异性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扬;;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现象分析[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郭文伟;宋光辉;;经济周期、经济冲击与“小盘股效应”[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3 丁家树;王晖;;治理通货膨胀要“坚持下去”[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4 刘镇;;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区域经济研究对象的再认识[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苏h椒
本文编号:1505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50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