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测量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3 18:44
本文关键词: 流动性 风险策略 影响因素 测量 压力测试 出处:《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金融是一国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又是一国金融的核心,在商业银行的“三性”中,银行流动性是“三性”之首,并一直以来是各位专家学者对商业银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更是把商业银行流动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修订的巴塞尔协议Ⅲ更是一个充分的体现,如果出现流动性风险,上游会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损失,下游也给存款者带来信誉风险,从而有可能出现大量的银行挤兑现象,进而出现流动性支付危机,由于金融机构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会影响到其他的金融机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 本文的理论部分阐述了流动性概念,流动性的相关理论,流动性风险的相关策略,流动性风险的三种度量方法,银行压力测试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我国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评价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实证部分主要是在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对26家我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进行流动性风险的测量,进而得出相关的结论。 在本文理论部分中,首先对目前有关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有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①资产管理理论主要强调银行的业务应该建立在自有资产的基础上,不应该向外负债,它包括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过程。②负债管理理论主张银行可以通过负债管理来获得流动性,即银行可以积极主动地通过借入资金的形式来维持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③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主张银行务必要遵循银行所处的外面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并根据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的组成部分进行调整,如果短期资产的存量太多的话就应该减少它的存量,如果中长期贷款太多并且结构不合理的话,就应该减少中长期贷款,以免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如果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风险,还可以考虑通过向外界大量借债的形式来增加银行的流动性来化解流动性风险。④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综合管理理论是随着金融衍生业务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该理论强调: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必须综合考虑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业务。 其次,还分析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它主要包括资金汇聚法、资金分配法、线性规划法以及缺口检测法等。资金汇聚法是把资金总库中的资金优先依次分配到流动性资产、各类贷款、投资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产管理中资金的流动性和赢利性二者的矛盾。资金分配法主要是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并按照流动性强弱的大小、周转速度的快慢来分配资金的运用,资产分配法要合理调整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周转速度,使得它同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大小相适应,如果资产与负债的周转速度快的话,则说明它的流动性就强,反之,如果资产与负债的周转速度慢的话,则说明它的流动性就弱。线性规划法就是在设定银行受到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数学模型来解决资金配置问题的一种方法。缺口监测法主要根据存贷款的变化来确定银行的流动性。 再次,文章阐述了银行流动性的三种度量方法,一种流动性指数法,该方法是利用银行所拥有的资产迅速变现的价格同它的市场公允价值关系来衡量;另一种是指标法(内部比例法),银行的流动性主要是通过银行的内部指标来衡量,如流动性比例、超额准备金率、存贷比例、外币备付金率,资产负债比例等;最后一种是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多个指标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这样就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最后,本文介绍了银行压力测试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对我国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的评价。在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两种压力测试方法下,商业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的一般步骤,然后还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存在的问题:一是压力测试的数据来源问题,特别是牵涉到外部金融机构的数据问题,山于金融机构的保密性,商业银行往往很难得到其它金融机构的数据资料,这给银行压力测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另一个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容忍度很难确定。银行压力测试的解决办法:首先,我国商业银行要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开发出能够度量和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技术。其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该根据我国银行业的现行状况,制定适合本国银行业发展的法律规范,内容可以涵盖风险种类、预测期间、压力情景、测试所运用的资产与负债模型等,要求商业银行依据本银行的风险特征设计本银行的压力测试办法,并定期评估和报告相关的职能部门。最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建立数据库共享系统,加快金融数据库的建设速度,在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再吸收,开发出具有我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计量系统,保障和支持我国金融机构的宏观压力测试。 在实证部分中,由于文章主要是从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来研究流动性,但是本文重点强调的是微观层面对流动性的作用,通过本文的具体实证分析也可以得到验证。本文精选了欧洲BankScope数据库中数据比较详细的26家国内银行2000年到2008年的数据库,通过对这些银行数据库的整理分析,得出银行的6个流动性比率,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银行流动性比率进行降维处理,并求出各银行在这几年的流动性综合得分,求出的这些流动性综合得分主要是用于对银行进行流动性风险实证分析,在流动性实证分析中,文章不仅考虑了诸如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内部因素:反应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率LLR;反应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资本质量情况的股权占比ER;反应银行的运营能力的资产平均收益率ROAA;在这里我们考虑到银行的总资产可能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影响,故把银行总资本TA作为其中的一个解释变量,而且考虑了诸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等的外部因素,然后通过这些解释变量来构建模型,为了从混合(融合)模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中选择合适的模型,本文从似然比检验和Hausman检验都表明使用的数据适合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通过对这些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本文主要可得出如下结论:①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内部因素同外部因素相比作用更加显著,②在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外界因素中,资本质量和资本的平均收益率对银行流动性有较显著的影响,而资产质量的影响较弱,③外部因素对银行的流动性影响不显著,通过最后的实证回归分析,外部因素中只有货币供给量M1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影响,而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年期的利率Ⅰ、深证指数SEC、物价CPI,则效果不明显。当然,如果仅仅根据以上的面板数据分析就得出这三个结论,多少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由于银行数据的保密性,bankscope数据库收集的数据的不完整性,给银行流动性测量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由银行内部指标计算出来的银行流动性综合得分能否用来衡量整个银行的流动性,这也值得以后的进一步探索;在面板数据中,有的年份只包含11家银行数据,样本数据的简单化能否使理论走向实践也值得考虑。 最后一章阐述了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的许多挑战:①银行风险管理观念较落后和风险防范意识较弱,②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理解不到位,③不健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内控系统,④不完善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本人的一些建议和对策:①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一套实时的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系统,有效的检测流动性缺口,②改变目前存款准备金管理,减少银行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付息,而且银行要实行差别化准备金率管理,③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商业银行应该在行业内实行自律,自觉地通过资产负债比例来管理流动性风险,④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内控系统,尽早建立早期预警、中期防范、后期减少风险的风险管理内控系统,⑤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促进银行流动性,有效地预防金融风险。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忠燕;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及改革设想[J];金融论坛;2002年10期
2 肖玉华;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金融;2003年04期
3 张会清;王剑;;论中央银行视角下的微观流动性管理[J];南方金融;2008年02期
4 巴曙松;袁平;任杰;韩丽;李辉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文献综述[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年06期
5 董积生;汪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经济效应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10期
6 张新泽;;关于流动性几个问题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8年03期
7 胡江芳;浅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7期
8 刘宗华;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J];新金融;2003年02期
9 林建忠;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完善资产负债管理[J];中国城市金融;1997年09期
10 曹志元;当前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资金调度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赢;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8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50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