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模型之殇与对金融风险监管的审视——根植于这场金融危机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 风险模型 监管 “外包” 设计缺陷 实施缺陷 完善 出处:《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过去数十年里,数量金融革命产生的模型在为金融机构提供衡量和控制风险工具的同时,也使许多国家的监管者将防控金融风险之重任托付给金融机构的模型,新巴塞尔协议还将规制资本的确定以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实行"外包"。这场金融危机宣告了这些风险模型的失败。究其原因,这些模型存在着设计缺陷和实施缺陷。风险模型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作为模型基础的假设存在缺陷,风险模型在进行预测时做出了不切合实际的假设。此外,人们在实施这些模型时也存在误差,如输入风险模型的信息有误等。故对风险模型做出的预测宜作为风险管理的参考,而不宜作为圭臬,金融监管机关更不宜以此推脱监管责任。
[Abstract]:In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number of financial revolution model in measure and risk control tools at the same time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ut also make many national regulators will entrust the task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financial risk to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f the model, the new Basel agreement will also regulate the capital are given with standard method and the internal model method to implement the "outsourc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announced these risk models failed. The reason, these models exist defects i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efect. An important reason is the failure risk model as a model based risk model assumes the existence of defects, make unrealistic assumptions in the forecast. In addition, there are also erro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these models, such as the input model of risk information is incorrect. The prediction risk model of risk management should be taken as the reference, but not as a standard,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machine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push off the regulatory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广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
【基金】:韩龙教授主持的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制度建构研究(批准号:08AJY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2007年国家法治和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为重心(批准号:07SFB2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聪;;百年迷失[J];中国企业家;2011年18期
2 朗月;;对监管事业始终如一——记深圳银监局国有资产监管处副处长叶良才[J];中国金融家;2011年08期
3 刘凤元;;跨市场冲击与扩散的应对与监管研究[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何玉梅;;资本市场开放考验监管层的创新水平[J];董事会;2011年07期
5 黄毅;;银行业监管者的忧患意识[J];中国金融家;2011年08期
6 黄人杰;;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有效性研究[J];投资研究;2010年07期
7 夏立军;;监管部门应自律[J];董事会;2011年07期
8 冯一萌;;悲催的国际板[J];IT经理世界;2011年12期
9 胡明国;;信息技术应用:业务运营风险管理新途径[J];中国城市金融;2011年04期
10 ;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主要类型和监管框架[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江会;刘兴堂;;银行俘获行为与监管者声誉关系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2 乔磊;黄晓霞;;风险曲线及均值—风险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悦芹;;银行业改革与监管新挑战[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沈玉晗;乔磊;姚晨;;基于均值-风险模型和因子分析法的积极投资组合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彭锦;董文;;不确定环境下的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A];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姜鹏;韩松;;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资本市场监管的两种模式[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黄辉;;金融监管现代化:英美法系的经验与教训[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马红霞;;美国混业金融集团的风险特点及其监管创新[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罗孝玲;苏代雄;;股票组合投资的风险模型研究[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徐尚彪;;认真践行“三个代表”切实加强金融监管[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媒体从业者 龙敏飞;手机“僵尸病毒”横行 监管者不能坐视不管[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记者 侯美丽;我们需要能力更强的监管者[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3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 魏武挥;谁是监管者?[N];经济观察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雨谦;超级监管者 美联储能否担当重任?[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5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监督”监管者[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邓娴;糟糕的成绩单也给监管者出了题[N];中国经营报;2011年
7 ;公示“黑名单”:监管者是否越位?[N];财经时报;2004年
8 吴学安;“超级监管者”角色缘何备受质疑[N];法制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蒋云翔;昨日监管者再谈“四维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牛娟娟;监管者对经济繁荣期积聚的风险不可掉以轻心[N];金融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升选;我国证券监管的效率改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罗葵;最优投资策略选择和负风险模型相关课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刘雪莲;基于博弈论的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赵飞;金融保险中的若干模型与分析[D];上海大学;2009年
5 向中兴;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操纵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陈曦;中国金融监管寻租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赵翔华;几类风险模型的风险理论及相关问题[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岑雅衍;中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9 王家辉;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博弈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傅英略;激励相容:中国有效银行监管机制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基于结构化风险模型的上海证券市场证券投资组合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王旭东;多置信水平Worst-case条件风险模型及其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上官文力;中国证券业监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刘维民;论我国银行监管法制体系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尹辉;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违规动因及其规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叶恩泽;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特征与监管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7 田涛;基于监管者声誉视角的证券监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志明;基于税收和利率条件下马氏环境中的风险模型[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振力;利率环境下几类金融风险模型的破产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万聪;带部分投资收益的风险模型的破产问题[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13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513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