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金融危机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基于股权结构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2-27 08:00

  本文关键词: 金融危机 现金股利 非流通股 出处:《会计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论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上市公司会降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但是,相比非流通股比率低的公司,非流通股比率高的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更有可能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以满足非流通股股东对于现金的需求。研究还发现,如果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发放现金股利,则市场反应更积极,这说明公司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但是,非流通股比率高的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要显著小于非流通股比率低的公司,这可能是市场担心非流通股股东利用现金股利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本文研究结论为完善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现实启示。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cash dividend policy of listed companies. It is found that,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listed companies will reduce the level of cash dividend payments to cope with the uncertainty in the future. Companies with high ratios of non-tradable shares are more likely to pay more cash dividends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n those with low non-tradable shares to meet the cash needs of non-tradable shareholders. If a company pays cash dividends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market responds more positively, which means that the company sends a positive signal to the market through dividend policy. The market reaction of companies with high non-tradable shares to pay cash dividends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mpanies with low non-tradable shares ratio. This may be because the market is worried that non-tradable shareholders use cash dividends to infringe on the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provides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for perfecting the cash dividend policy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vestors.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2077和71132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D0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青年学者培育计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团队 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11协同创新重点培育项目”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资助
【分类号】:F275;F224;F8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信元,陈冬华,时旭;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2 邓建平;曾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股利决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3 魏刚,蒋义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卷调查报告[J];经济科学;2001年04期

4 俞乔,程滢;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5 邓建平;曾勇;何佳;;利益获取:股利共享还是资金独占?[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6 李礼;王曼舒;齐寅峰;;股利政策由谁决定及其选择动因——基于中国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7 袁天荣,苏红亮;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4年10期

8 吕长江,周县华;公司治理结构与股利分配动机——基于代理成本和利益侵占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明江;股利政策的一般性模式——一个投资行为模型的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赵惠芳;孙亚林;潘立生;;投资机会集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夏新平;崔吉勇;余明桂;;民营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信号传递效应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4 闫华红;魏永红;;基于股权结构的家族控制与现金股利政策[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5 李占雷;吴斯;;中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股利分配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6 程龙;唐亮;;股利政策特征和财务指标关联——以吉林省上市公司为例[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7 王慧;;我国上市公司股票股利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1期

8 黄中生;;上市公司财务行为异化与股权分置改革[J];财经论丛;2007年01期

9 石桂峰,欧阳令南;高额现金股利、可转换债券融资与市场效率——基于西宁特钢的案例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10 李健元;李刚;张清亮;;中美股市送股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晓苏;张继袖;;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的后果研究——以制度变迁为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1期)[C];2008年

2 方军雄;;独立审计职业声誉损害与市场反应——中天勤事件的进一步研究[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3 王化成;佟岩;;论案例研究在我国财务管理中的应用——1999~2003中国财务管理案例研究述评[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李春玲;王化成;卢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饶育蕾;李湘平;;迎合还是背离: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阎大颖;;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的有效性:——基于公司长期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韩传模;孙青霞;;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的现状与特征[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8 谢军;;股利政策、公司成长性和资源配置:基于大股东掏空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肖成民;;公司治理的若干维度及与代理冲突之间的关系[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潘红波;余明桂;;政治关系、银行业开放与银行治理[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艳;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邓红平;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4 孟丁;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谷瑶;投资者法律保护、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绩效[D];吉林大学;2011年

7 戚文举;超额控制权、投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8 吴敏晓;基于市场交易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赵玉洁;上市公司治理溢价检验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思成;湖南民营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穆;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湘潭大学;2009年

3 马秀萍;基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许荔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邓磊;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姜丽艳;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宇欣;基于自然人控制的大股东治理问题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8 夏瑾;无限售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黄根松;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赵成;公司治理与现金分红相关性的实证验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财经研究;2001年03期

2 田志龙;董事长、总经理兼任与分立的比较研究[J];管理现代化;1997年06期

3 魏刚;非对称信息下的股利政策[J];经济科学;2000年02期

4 伍利娜,高强,彭燕;中国上市公司“异常高派现”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科学;2003年01期

5 陈晓,陈小悦,倪凡;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1998年05期

6 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12期

7 俞乔,程滢;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8 苏启林,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9 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10 陈浪南,姚正春;我国股利政策信号传递作用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圣忠;王丹;李倩;李敏;;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企业信用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16期

2 刘力;石良;张峥;;中国股市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东投资收益率差异的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09年05期

3 魏加宁;;从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看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J];经济界;2007年04期

4 回彩娟;;化“危”为“机”[J];电气制造;2008年11期

5 解爱景;马文彬;;金融危机和中国股市波动的关联性研究[J];现代商业;2008年36期

6 彭焓;;从信用角度看金融危机[J];经营管理者;2008年17期

7 郭珊珊;喻吉梅;;浅析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12期

8 金子华;;谈金融危机下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2期

9 黄玲;;银行信贷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09年02期

10 王咏东;;金融危机下的企业知识产权运用[J];中华商标;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隋映辉;李丽梅;;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机遇[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Scott Rozelle;;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民工就业及收入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张言彩;;金融危机前后江苏省劳动力就业特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勤;朱国华;;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研究——以金融危机应对中的安徽为例[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5 马甜;;中国电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结构调整对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庄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保持企业稳健发展[A];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工作座谈会会刊[C];2009年

7 胡玉平;;危机与应对——“2009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综述[A];2009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改芳;;应对金融危机 促进消费增长[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9 赵锡军;;应对危机须内需与外需并重、进口与出口并重、结构与规模并重[A];《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意义及促进之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镇;;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区域经济研究对象的再认识[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蕾;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8年

2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应对金融危机 政策如何选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记者 卞晨光;金融危机将使全球失业人口增加2千万[N];科技日报;2008年

4 李军;如何度过就业“寒冬”[N];光明日报;2008年

5 记者 申明;金融危机为开源产业带来机遇[N];科技日报;2008年

6 艾芸;七成受调查者信心坚定[N];市场报;2008年

7 记者 周其俊;不裁员不降薪不减福利[N];文汇报;2008年

8 记者 康君;共商应对金融危机对策[N];雅安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林小昭;金融危机肆虐 海归人数显增[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10 高云君;保企业就是保就业[N];四川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战篪;国际接轨中的A股估值:理念、制度与公司治理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党红;基于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杨世勇;制度约束、大股东代理与机构投资者持股选择[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解凤敏;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晨宏;基于系统复杂性的金融危机演化分析[D];青岛大学;2012年

9 李卓琳;金融危机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王庆皓;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理论与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然;A股H股双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陈宣君;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颜翠英;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特征与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杨丽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就业问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宋扬;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冯艳蕾;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张凯敏;金融危机扩散指数及其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孙河华;金融危机背景下河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影响力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41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541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9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