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市场结构与货币政策冲击——基于异质性银行的模型分析
本文选题:银行业市场结构 切入点:最优信贷决策 出处:《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构造货币政策冲击下的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研究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约束的条件下,银行最优信贷决策行为。分析发现,在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背景下,银行间在价格竞争方面表现出"战略互补"特征和由此带来的"模仿效应"。因而,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要求时,银行业传导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是有效的,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贷比要求时,信贷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the overall equilibrium model of loan market under 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ptimal credit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of banks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capital adequacy ratio and deposit-loan ratio. In the aspect of price competition, bank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egic complementarity" and the "imitation effect". Therefore, when banks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apital adequacy ratio and deposit / loan ratio, the monetary policy credit channels transmitted by banks are effective. But when the banks in the loan market can not meet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or the ratio of deposit to loan, the credit channel shows inefficiency.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8-0450) 西安交通大学“985工程”二期(07200701)的资助
【分类号】:F832.4;F822.0;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高玉泽;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2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3 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4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5 周孟亮;李明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基于1998年以来的实际情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麦元勋,田晔;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2 王欣;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3 周光友,邱长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及启示[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4 易定;陈雯;;稳中求进:倒计时阶段银行业改革的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06年02期
5 索彦峰;于波;;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06年06期
6 路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7 刘勇;;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综述与展望[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3期
8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9 方先明,熊鹏;我国利率政策调控的时滞效应研究——基于交叉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10 周建;汪伟;;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来自中国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镟;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协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3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传导的微观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武小欣;经济转轨中的金融调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李南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王静;涉农经济组织融资信用与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8 刘宗华;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蒋冠;金融摩擦条件下货币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历史变迁和未来展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贺庆春;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果[D];安徽大学;2003年
3 胡志浩;银行网络化的金融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陈向阳;通货紧缩下的货币政策效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胡小妹;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及其联结[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周浩;我国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高辉;中国货币政策效果检验与利率市场化建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康荔;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与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叶菲;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贾彦东;中国金融波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凤芹,谢适汀;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2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3 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1年11期
4 王红;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05年05期
5 赵晓雷;通货紧缩、流动性陷阱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整合研究[J];金融研究;1999年10期
6 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7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8 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9 蒋瑛琨 ,刘艳武 ,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10 李琼,刘建军;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J];价值工程;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子铱;彭琦;邹康;;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结构的实证分析——基于Panzar-Rosse范式的考察[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翔;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多重机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陈晓卫;中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雷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银行监督效应研究:理论与实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双利;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马亚丽;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绩效及其二者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维;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绩效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杨蒙;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彭文龙;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商业银行市场行为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徐敏;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振;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9 赵静;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效率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亢海红;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72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57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