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吸脂效应、社会福利与农村金融改革

发布时间:2018-03-13 23:42

  本文选题:社会福利 切入点:吸脂效应 出处:《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吸脂效应模型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均衡和社会福利进行了分析,模型假设全国性农村金融机构在筛选贷款者的"硬信息"方面具有优势,其通过提供一个更低的利率水平把优质客户给吸收掉了,剩下次优和违约风险较大的客户留给规模相对较小的区域性农村金融机构。本文分析了不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两类不同的竞争结构情况,通过对吸脂模型的模拟发现,当农村市场的项目失败概率相对较高时,全国性和区域性农村金融机构共同竞争的市场具有更优的社会福利水平。我国农村体系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对农村金融市场充分放活,逐步引入竞争机制。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and social welfare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 by constructing a liposuction effect model. The model assumes that national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advantages in selecting "hard information" for borrowers. It absorbs good customers by offering a lower interest rate. The remaining sub-optimal and default-risk customers are left to relatively small regional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ompetitive structures in imperfect and fully competitive markets, and finds out through the simulation of liposuction models. When the probability of project failure in rural market is relatively high, the market in which national and regional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mpete together has a better social welfare level. Step by step the introduction of competit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1;F323.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鹏;孙涌;;边际约束及成本结构变动下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2 刘民权;徐忠;;农村信用社改革和政府的职能[J];经济学(季刊);2003年02期

3 李锐;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4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王琅;;2006年农村家庭借贷情况调查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5 刁怀宏;;农村金融空洞化的成因及其破解:信贷合约交易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晓颖;;基于农户收入结构变化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2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3 战明华;许月丽;;农村工业化、农户分层与农信社改革绩效——来自浙江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经研究;2009年06期

4 朱喜;马晓青;史清华;;信誉、财富与农村信贷配给——欠发达地区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行为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8期

5 赵晓菊;刘莉亚;柳永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会提高农户期望收益吗?——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6 张庆f ;;农户结构和行为对借贷倾向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南200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7 江春;周宁东;;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反思与实证检验——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J];财贸经济;2012年01期

8 仇娟东;何风隽;;西部地区农户信贷需求及其可得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倪冰莉;张红岩;;我国农村土地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动因[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10 郑浩;;农村信用社竞争机制研究[J];东岳论丛;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新;基于动态信用农户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邵传林;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D];西北大学;2011年

3 尹学群;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朱少洪;农户信贷约束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凌峰;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林;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贷款定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徐唐奇;农地城市流转中农民集体福利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刘勇;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陈鹏;中国农户金融的微观行为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莫媛;县域农村金融市场分割与金融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真真;政府行政成本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晓晨;涉农贷款分类管理及政策支持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宋增芬;山东省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蒋碧湖;县域农行服务三农的金融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李甜甜;农户参与订单农业行为及其对正规金融供给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闫栋杰;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周津宇;信贷约束条件下农民借贷对收入影响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谭伶俐;农村金融与贫困[D];吉林大学;2011年

9 董文杰;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总体效应与时空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段然;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模式对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启示[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代玉梅,陈龙;我国农村金融空洞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董积生,杨学锋;金融空洞化与“贫困恶性循环”[J];当代财经;2003年10期

3 郭晓鸣;农村金融:现实挑战与发展选择[J];经济学家;2005年03期

4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5 田力,胡改导,王东方;中国农村金融融量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3期

6 徐忠,程恩江;利率政策、农村金融机构行为与农村信贷短缺[J];金融研究;2004年12期

7 黄季阏,马恒运;从资金流动看改革20年农业的基础作用[J];改革;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迎辉;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实施中的博弈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05年09期

2 钱水土;;引入竞争机制 强化服务功能——兼谈农村金融改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与影响[J];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Z1期

3 鞠正江,郑忠宁;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变迁及其深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4 鞠正江;论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历史变迁及其深化[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5 高秀艳;吴永恒;;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引入竞争机制之浅见[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张岩;;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与农村金融发展——以新疆巴州为例[J];西部金融;2009年05期

7 郭心毅;蒲勇健;陈斌;;基于事前承诺制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研究[J];预测;2009年03期

8 王贵民;;监管博弈视角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09年07期

9 杨智;降价竞争的博弈分析[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10 郭丕斌;从团队理论看股份合作制的效率[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建法;;复杂的不是问题,而是看问题的眼睛[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2 徐玉红;;留一片天空 让学生飞翔——谈新课标下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3 巨丽丽;;青海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研究[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上)[C];2011年

4 周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逻辑(1978—2009年)[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5 阎琰;;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推进新农村建设[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乐柱;靳佩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竞争机制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7 周立;;两部门合作: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与中国经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张梅青;;在铁路运输行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问题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9 孔明哲;;改革开放的精髓在于竞争机制的引人[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甄小英指出党内需要有竞争机制[A];纪念《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10周年征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吴晓灵;重构农村金融体系[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2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吴晓灵;重构农村金融体系[N];经济日报;2003年

3 记者田俊荣;重构农村金融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4 中国人民银行高青县支行行长 郑保军;建设新农村需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5 李琴;农村金融体系应重构[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6 李直明;完善我市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N];佳木斯日报;2009年

7 中国银监会四川达州监管分局 唐阳孝;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几种途径[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8 江西财经大学 胡卫东;健全农村金融体系[N];上海金融报;2003年

9 陈广福;当前形势下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识别及体系构建[N];金融时报;2010年

10 姜业庆;农村金融体系重构迫在眉睫[N];发展导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协和;转轨期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与制度安排[D];东北大学;2009年

2 邓晓霞;中印农村金融体系比较[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4 方少勇;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的生产要素配置[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严薇;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伍兵;中国证券公司投资行为偏差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梅世文;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甘勇;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吴奇修;我国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重塑与提升[D];中南大学;2005年

10 王威;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春新;博弈环境下地方师范大学发展科技园的决策选择[D];南昌大学;2008年

2 陈纲;湖北省绿色GDP测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彭昱;我国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刘剑凌;论技术的社会选择[D];南昌大学;2007年

5 秦文婷;中国股份制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李书;制造型企业外包策略及决策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刘健;健全金融机构反洗钱机制的经济学探讨[D];吉林大学;2005年

8 刘明华;房地产市场绿色营销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高艳娜;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产权制度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文锋;金融监管制度变迁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8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08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b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