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基于认知偏差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解析

发布时间:2018-03-17 15:54

  本文选题:认知偏差 切入点:非理性 出处:《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行为个体,按照获得的信息,并依据知识与经验等技能进行投资决策。而认知偏差的产生源于信息、知识、技能等基础的差异。无论是个体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是有限理性主体,市场的有效性决定了认知偏差下的非理性行为与其他理性行为必然同时存在于市场当中,投资者的角色伴随其认知决策后的行为而实现。
[Abstract]:Investors are limited rational behavior individual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and based o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nd other skills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ther individual investors o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limited rational subj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arket determines that the irrational behavior under cognitive bias and other rational behaviors must exist in th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stor's role is realized with his cognitive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金融学院;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CJL006)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金融学建设资助项目(J5120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金融学科建设资助项目(5Z0175)
【分类号】:F83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很荣,吴冲锋;基于噪声交易理论的对策博弈分析[J];预测;2001年01期

2 丁志国;苏治;杜晓宇;;现代金融学理论的疏漏与分歧[J];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玉林,陈伟忠;证券市场中投资者行为的动态博弈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2 林海;噪声交易的进化博弈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云天铨;博弈理论在股票和期权交易中的应用[J];预测;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性玉;中国证券市场博弈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张艳;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张慎峰;证券市场监管理论应用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章融;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谢_";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博弈[D];复旦大学;2004年

6 王永平;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进化博弈及其多重均衡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苏治;跨期条件下β系数时变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陈向明;过度反应、噪音交易与证券投资策略[D];浙江大学;2006年

9 申隆;中国股票市场制度下的投资者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永杰;基于异质信念的股票市场均衡研究及我国股市的实证检验[D];天津大学;2004年

2 刘翠彪;关于我国机构投资者预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何芳;证券间收益的联动效应及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乔立娟;噪声交易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5 张娉婷;我国A股市场交易型股价操纵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丁志国;苏治;杜晓宇;;现代金融学理论的疏漏与分歧[J];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2 赵振全,丁志国,苏治;“动量交易策略”与“反转交易策略”国际实证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宁;论企业行为的约束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02期

2 张晖明;细化研究不同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中的企业行为,推进价格改革[J];上海经济研究;1987年02期

3 ;论企业行为的约束机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4 王群潮;产业社会学理论 经济改革的新思维[J];社会;1988年10期

5 王惠群 ,于化龙 ,朱荣科;对物资企业几个经营实例的理论思考[J];财贸经济;1990年03期

6 尹艳林;试论公民主体性的确立[J];财经问题研究;1990年06期

7 王旭章;地产经济中非理性行为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8 阎纲;试论旅行团队亚群体及其对抗和对策[J];旅游学刊;1993年06期

9 王旭章;地产经济中的非理性行为[J];社会科学;1993年09期

10 冷观;谁代表工人——企业中失衡的权力制约[J];上海经济研究;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建峰;武立新;;对策结构的不变性与可变性[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戚名琛;;论土地投机[A];课题研究报告与论文选编(1995年-2000年)[C];2000年

3 陈武;张玉忠;;小动物医学影像技术应用现状、展望与病例诊断[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马涛;;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邓银才;;火灾中人的心理分析及对公众聚集场所人员疏散和营救的启示[A];2003年湖北省灭火救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任晓林;;政府的开放性:社会化管理的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曹德骏;;边际人人格:中国私营企业家人格定位[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陈炜;;基于保守性偏差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毛洪祥;;慢性失眠患者个性、认知及情绪因素[A];第三届全国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李萌;骆琪;;用户体验反馈挑战电子教室交互设计的人性化[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寿斌;惩罚孩子有学问[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守明 光立;失业保险如此缴费令人忧[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3 武汉大学博士生 李晓昌;行为金融学与“圈钱饥渴症”分析[N];中国证券报;2001年

4 北京师范大学馨情心理咨询室 张红梅;自尊与自卑的失衡[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许佃兵;受众的认知心理与新闻传播反效果(上)[N];中华新闻报;2001年

6 韩鑫;大学生:放任性行为后果严重[N];光明日报;2002年

7 ;速成的泡沫品牌能维持多久[N];经济日报;2002年

8 杨建东;银行为何害怕给民企贷款[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9 牛 壮;利多利空 市场说了算[N];证券日报;2003年

10 刘达锋;行为金融理论 以及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N];中国证券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融;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陈炜;资产误定价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4年

3 卢长宝;销售促进强度与效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斌;IPO、市场有效与行为金融[D];复旦大学;2005年

5 文凤华;嵌入群体心理的行为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徐茂卫;我国证券投资者投资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李晓周;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黄静;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策略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劲松;经营风险决策和框架效应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杜平;论国有企业资本经营现状及其规范化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施江玉;团体心理辅导在女性戒毒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闫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职能重塑[D];西北大学;2002年

4 梁丽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洪婕;中国市场上的投资者的处置效应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徐艳云;论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价格竞争问题[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7 张华庆;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马军;彩电行业价格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9 张敏;促进学生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罗华;基于ARCH模型的我国A股市场羊群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25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25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8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