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能力、金融市场效率与外部经济失衡
本文选题:技术创新能力 切入点:金融市场效率 出处:《金融研究》2010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效率较差,资产的供给能力较弱,居民为了最大化效用,不得不通过贸易顺差购买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厂商为了最大化利润,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品的制造环节。也就是说,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有替代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就表现为"双顺差"。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失衡其实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差、金融市场效率较低所导致的均衡结果。
[Abstract]:The financial marke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inefficient and the supply of assets is weak.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ir utility, residents have to buy the financial asset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hrough trade surpluses. At the same time,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stronge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ir profits, manufacturers will transfe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ir product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is to say, the financial market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a substitute role for the financial marke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re is a "double surplus". The external economic imbal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actually a result of po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low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market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273.1;F832.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瑾;朱桂龙;;外商直接投资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1期
2 薄文广;;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地区层面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6期
3 章立军;;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的系统性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6年05期
4 王洪庆;;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财贸研究;2007年01期
5 张倩肖;冯根福;;三种R&D溢出与本地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6 李晓钟;张小蒂;;江浙基于FDI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2期
7 吴丹;王娅莉;;基于Malm quist生产率指数的R&D投入对制造业影响评价[J];管理学报;2006年05期
8 李钧;;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对东道国影响研究综述——基于发展中东道国创新能力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田素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效应的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10 徐全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作用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唐骁鹏;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市场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杜群阳;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与中国对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宿慧爽;基于FDI的技术转移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磊;国际美元信用本位与中美贸易差额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李政;外来投资对徐州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朱勇;所有权结构与绩效[D];重庆大学;2007年
7 郑云;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马明申;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吴三忙;基于FDI非均衡分布视角的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慧清;基于ANP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互动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卢灿生;民营DK公司质量管理创新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聂志群;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严炼;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丁君芳;FDI对我国工业制品贸易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马彦杰;中国关税制度改革与汽车工业生产率:理论与实证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7 王猛;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内与行业间技术溢出[D];吉林大学;2007年
8 吴姣;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民间投资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姚毅;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崔楠楠;FDI对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萍;进一步提高我国利用外资实效性的思考——注重发挥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2期
2 祝年贵;西方招商引资相关理论评述[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03期
3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4 陈国宏,郑绍濂,桑赓陶;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0年03期
5 崔云全,乔方亮;对新形势下外资并购的深度解析[J];山东经济;2004年06期
6 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年12期
7 秦晓钟;浅析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特征[J];投资研究;1998年04期
8 董书礼;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与我国产业技术进步[J];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2期
9 陈涛涛,陈娇;构建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双机制双因素分析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5年10期
10 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川;;广东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2 王丽民;宋炳宏;么海亮;;技术创新对河北省节能减排作用的实证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冯晓青;;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兼论知识产权战略的作用机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4 张梦露;张忠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湖北省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8期
5 洪功翔;杜君;;安徽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J];商业经济;2011年14期
6 贾建平;;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1年02期
7 李荣生;;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行业评价研究——基于微粒群算法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7期
8 夏恩君;严薇;刘宁;;我国区域技术溢出效应分析——基于中国29个省市1990—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方健雯;;FDI驱动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绩效——基于苏州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8期
10 周霞;何健文;;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基于模糊理论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杰;崔维军;;基于熵权法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2 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王霏;纪延光;聂锐;;基于灰色关联模型评价营销能力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晓红;李喜华;曹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成长性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继勇;胡艺;;美国的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力关系实证研究[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邵帅;杨莉莉;齐中英;;能源开发、技术创新与能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韩朝华;;怎样的政府介入才是有效的[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8 侯建仁;李强;赵晶;;高科技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9 贵州省老科协、贵阳市老科协课题组;;自主创新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10 刘元利;;技术为本、创新为先,博瑞重工踏实前行[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从宪;“龙口粉丝”执行全国统一标准[N];国际商报;2009年
2 陈凤来 马路;衡水:严格项目准入 坚持有保有压[N];中国矿业报;2009年
3 龚志克;我市扩大名牌培育“阵容”[N];韶关日报;2008年
4 记者 吴烨;三门峡实施项目“双百”工程[N];河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富永;产业振兴规划落地进行时[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郭涛;他们眼中的“山寨科技”[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7 ;中国应当积极地“择机退出”[N];学习时报;2010年
8 小林;首届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工作大会在京召开[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9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 包月阳;隧道尽头的亮光[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娜;我省双千工程今年投资5000亿元[N];郑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力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于国波;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范群林;环境技术创新的决策行为及能力影响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谢波;中国区域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郭庆宾;基于物化形式的国外R&D溢出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锐淇;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区域追赶的空间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王建功;中国工业化的咽喉之道[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黄仁辉;电力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现路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9 王晓静;企业集团研发协同与研发绩效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王谦;基于演化结构的产业发展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李萌;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敬枝平;铁路工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付辉辉;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金雪琴;中国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差异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高萍;产业集聚环境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佟锐;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曹伟针;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王斌;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何yN鸣;FDI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28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2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