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民营银行未来经营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8-03-20 16:41

  本文选题:民营银行 切入点:经营模式 出处:《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营经济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然而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得到的金融支撑远远不够,极大的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为了更好的支持经济运行,金融市场也需要作出调整。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发展对完善金融市场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以我国民营银行未来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态势的分析,在了解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民营银行初创期和成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民营银行经营模式的解决对策: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信用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不断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资本金管理;重视人才;准确市场定位;完善主营业务。文章最后对我国民营银行发展路径做了探讨:初创期,遵循基本经营模式,打好民营银行的根基;成长期,发展特色经营模式,寻求合理的市场定位。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做指导。对浙江网商银行的经营模式分析研究,总结出了浙江网商银行成功的经验与启示。对浙江网商银行的经营模式在肯定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浙江网商银行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出了我国民营银行在成长期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创新性的提出了我国民营银行经营模式及发展路径选择,解决了民营银行在初创期应该构建怎样的经营模式,在成长期如何合理的市场地位这个难题,为民营银行的发展做参考,体现了本文的现实意义。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status of the private economy in our country i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However,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conomy in our country is far from enough. It has great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conomy. In order to better support the economic operation, today, when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Financial market also needs to be adjusted.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market. This paper takes the future management model of private banks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private banks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private banks in their initial and growing sta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erfect the management mode of private banks in China: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market access and withdrawal, perfecting the credit system,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perfecting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continuously; To establish a sou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to strengthen capital management;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alent; to accurately position the market; to improve the main business. Final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private banks in China: the initial period, following the basic business model, Lay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ivate bank,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 management mode, seek the reasonable market position,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bank in our country,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Zhejiang network merchant bank,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Zhejiang network merchant bank. On the basis of affirmation, 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Zhejiang network merchant bank management model.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growing period of the private banks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it creatively puts forward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choice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private banks in our country, and solves the management mode that the private banks should build in the initial period. The problem of how to reasonably position the market in the growing period i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which reflect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德理;;中国民营银行逆境求生[J];新经济;2001年02期

2 徐滇庆;;开放民营银行的前车之鉴[J];新经济;2001年06期

3 郑泽华;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战略思考[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郑泽华;试析中国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与风险防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王莉芳;我国民营银行的产生及未来经营探讨[J];现代企业;2001年07期

6 宝象;民营银行能拯救中国金融业吗?[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1年02期

7 徐滇庆;听得楼梯响,盼望人下来──民营银行问世临近突破[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1年06期

8 ;民营银行看上去很美[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1年07期

9 张炜;民营银行:拯救中国银行业?[J];浙江金融;2001年01期

10 刘慧玲;民营银行不堪承受之重[J];商务周刊;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邱兆祥;;对在我国发展民营银行问题的若干思考[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祝健;;准入民营银行是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徐诺金;;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纪尽善;;论发展民营银行及其制度障碍与供给[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李鹏;五家试点民营银行将申请“市场准入”[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黄纯忠 陈丽芳(作者单位: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民营银行发展需跨越“三大”法律障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nInI;我市筹建民营银行计划搁浅[N];重庆日报;2005年

4 寇建平;民营银行缘何“难产”[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杨晓平;民营银行的优势在于“草根金融”[N];法制日报;2003年

6 张吉光 郭凌凌;民营银行八大疑惑[N];国际金融报;2003年

7 张望;理性看待民营银行道德风险[N];国际金融报;2003年

8 邓聿文;发展民营银行重在制度创新[N];国际金融报;2004年

9 信文;大规模开放民营银行为时尚早[N];经济参考报;2001年

10 浙江大学 赵生仙;关于民营银行的学术争鸣[N];上海金融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楠;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现实路径选择[D];厦门大学;2004年

2 高菲;我国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闯;中国民营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1985~2012年[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振;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韦瑶瑶;试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其策略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曹芬;论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模式选择[D];河北大学;2008年

4 周世进;论民营银行发展的必要性与策略[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5 宋红卫;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李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苏发金;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探究[D];湘潭大学;2005年

8 沈飞;民营银行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徐洁;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李建华;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39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39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