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21 09:29

  本文选题:碳金融 切入点:温室气体减排 出处:《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国际碳金融市场已基本形成,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并日益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介绍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产生及其市场结构,分析了当前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征,并分析国际碳市场对我国的影响,提出我国今后碳金融发展的要点。
[Abstract]: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carbon financial market has been basically formed, showing a sustained development trend, and increasing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merg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arbon financial market and its market struc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carbon finance market,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arbon market o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key poi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carbon finance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题“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分类号】:F832.2;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佩;;国外碳金融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IEC/TC111成立温室气体减排标准化工作组[J];认证技术;2011年06期

3 严琼芳;;国内外碳金融研究的演变与最新进展[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8期

4 刘思跃;袁美子;;国外碳金融理论研究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周慧;;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研究述评[J];青海金融;2011年06期

6 李怡芳;乔海曙;;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的评价研究[J];海南金融;2011年07期

7 尹惠斌;;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建设的碳金融支持框架设计[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陈翠;;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碳金融创新的思考[J];林业勘察设计;2011年01期

9 林菲菲;李雪;;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10 古立然;闫浩春;;ISO 14064价格战原因之我见[J];认证技术;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志雄;;国际贸易新课题:边境碳调节措施与中国的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2 蒋栋;冯士军;董慧芹;;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实现河北省节能减排目标[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丁玉梅;刘应元;;发展碳金融 促进低碳经济[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4 周健;崔胜辉;林剑艺;;厦门市能源需求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情景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金世良;付登科;童颖;;农村节能减排势在必行[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6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优势和途径[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7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进展[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8 ;国外低碳经济相关政策[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9 宣晓梅;余广炜;廖洪强;;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宣晓梅;余广炜;廖洪强;;钢铁企业循环经济新体现——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开发[A];冶金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明旗 姜微;上海将建煤电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中心[N];中国化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华;巨化再卖温室气体减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刘秀荣;欧盟共推航空温室气体减排计划[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赵何娟;中国两企业获10亿美元温室气体减排交易[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陈晓刚 朱茵;大摩将投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记者  李存才;将二氧化碳变为“钻石”[N];中国财经报;2006年

7 王丽;温室气体减排带出国际商机[N];经济参考报;2006年

8 成吉昌邋杜平;江苏梅兰集团成功实施温室气体减排计划[N];江苏经济报;2007年

9 张忠霞;美十大企业联手推动温室气体减排[N];人民日报;2007年

10 成吉昌邋杜萍;梅兰集团启动国际大气温室气体减排机制[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郭艳斌;我国森林碳融资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胡予红;煤炭消费预测与温室气体减排途径和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4 艾轶伦;清洁发展机制下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李顺龙;森林碳汇经济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7 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杨丽萍;个人碳消费的外部性和可选择的治理方式[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文慧;碳金融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潜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任春梅;清洁发展机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庆东瑞;山西省低碳经济分部门脱钩指标建构与评估[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超;上海银行碳金融战略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6 李博;碳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淼淼;中国碳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丁涛;利用烟道气回收二氧化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赵平飞;欧盟排放权交易体制下碳金融资产定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辉;欧盟碳金融市场探析及对我国的借鉴[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43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43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3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