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本文选题:货币政策 切入点:区域效应 出处:《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摘要】: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是货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分支,该领域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着重从宏观总量角度分析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体系,强调对货币政策的统一性及其政策效应的区城差异性的协调。本文从理论基础、分析方法、数据选择和处理、原因分析、政策建议等角度梳理了国内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存在争议的问题。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is the frontier branch of monetary economics.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breaks through the previous research system which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monetary policy eff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cro aggregate.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uniformity of monetary policy and its eff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alytical methods, data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and cause analys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licy suggestion, this paper combs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of regional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current controversial issues.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兴业银行南京分行;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转型期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研究》(2007042005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首批特别资助项目《转型期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200801143)
【分类号】:F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晓;杨开忠;;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2 于则;;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3 宋旺;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4 孙天琦;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下部分内容的区域差别化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5 张晶;;国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新进展[J];上海金融;2006年12期
6 张晶;;我国货币财政政策存在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玄;王剑;;货币政策传导地区差异:实证检验及政策含义[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2 杨晓;杨开忠;;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3 熊厚;;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的二元性矛盾与协调改进[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2期
4 王文胜,李新彬;试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区域化配置[J];金融论坛;2005年02期
5 丁俊峰,钟亚良;论货币政策调控的区域效应与差别调控策略[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王文胜,李新彬;西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的思路与对策[J];甘肃金融;2004年12期
7 雷铁;金融深化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思考[J];甘肃金融;2005年05期
8 吴锋;;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效应弱化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张晶;;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构VAR模型下的实证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范祚军,洪菲;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区域性金融调控机制构想——基于广西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小兵;东亚金融合作和中国的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2 陈艳;欧洲治理与制度变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3 唐珏岚;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逃[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4 张玉喜;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周孟亮;我国区域金融差异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雷国胜;货币政策的动态优化与调整[D];四川大学;2007年
7 熊厚;欧盟货币政策协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李新彬;转型期中国金融制度区域化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梁云芳;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房地产增长周期波动[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卢盛荣;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进;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2 刘志兰;欧洲货币联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王伟;中国—东盟贷币一体化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里;我国统一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差别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李国杰;中国利率政策效应的区域性差别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张蕾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工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於炜;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吴品懿;从最优货币区理论看东亚货币一体化[D];厦门大学;2006年
9 张众;论差别货币政策在烟台经济发展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王培华;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差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索彦峰;于波;;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06年06期
2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3 杨晓;杨开忠;;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4 李国平,陈安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5 胥嘉国;;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以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6期
6 林毓鹏,李文溥;福建省城市化水平:测量与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1期
7 肖建国;区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4年08期
8 于则;;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9 崔建军;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实证[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张晶;;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构VAR模型下的实证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海海;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嘉宾;;货币政策与房价的关系——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角度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2 王东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9期
3 寇明婷;卢新生;;SVAR模型框架下的货币政策操作与股票价格波动——基于1998~2010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肖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国际传导研究——针对亚洲经济体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5 阮莉莉;高云峰;罗艳;;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研究——基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比较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6 何帆;郑联盛;;央行是否需要分行的论证:以美联储经验为参照[J];改革;2005年08期
7 梅春;;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基于广义脉冲效应函数的实证检验[J];商业时代;2011年23期
8 赵书扬;康宇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王铮;;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在中国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11年07期
10 周平;王黎明;;通货膨胀持久性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晶;;地区经济结构差异是我国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的根本原因吗?[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林妙云;货币政策:从统一到关注差异[N];中国审计报;2006年
2 陆文磊;利率水平10月份后将回落[N];证券日报;2003年
3 陈昆亭 宁波大学商学院;金融经济周期模型——周期理论的新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记者 丁开艳 实习记者 王芳;中俄贸易将以本国货币结算[N];北京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闫红波;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差异[D];复旦大学;2008年
3 刘金叶;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作用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吴伟军;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和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5 何丽娜;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赖溟溟;货币政策稳定化作用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7 仝冰;货币、利率与资产价格[D];北京大学;2010年
8 王福岭;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隋建利;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世杰;基于机制转移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性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觅;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戚梦娜;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杨秀玉;通货膨胀、产出、就业与货币政策冲击[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高文雯;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郎雯;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检验及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朱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洪燕;基于传导机制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陈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陆玲玲;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肖佳;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72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7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