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银行业管制放松与社会福利、信贷供给——基于进入管制放松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28 22:27

  本文选题:银行业 切入点:管制放松 出处:《经济评论》2013年06期


【摘要】:本文运用静态博弈与二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中国银行业管制放松对银行利润、社会福利和信贷供给的影响。在短期,管制放松导致每家在位国有银行利润、银行业总利润趋于不断下降,社会福利不断得到提升、信贷供给不断增加;并且静态博弈下的银行利润大于二阶段动态博弈下的银行利润,社会福利和信贷供给则小于二阶段动态博弈下的社会福利和信贷供给;但在长期不会随着进一步放松管制而发生变化。此外,本文认为政府对国有银行利润存在偏好是导致我国民营性质的潜在进入者在管制放松时受到歧视的主要原因。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use static game and two-stage dynamic game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eregulation on bank profit, social welfare and credit supply in China. In the short run, deregulation leads to the profit of every sitting state-owned bank. The total profits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tend to decline, the social welfare continues to improve, the supply of credit increases, and the bank profits under the static game are larger than the bank profits under the two-stage dynamic game. The supply of social welfare and credit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two-stage dynamic game, but in the long run it will not change with further deregula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government's preference for the profits of the state-owned bank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potential entrants of the private nature in China when the regulations are relaxed.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分类号】:F832;F22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纯彬;桑铁柱;;农村金融放松管制的动力机制——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2 王国红;何德旭;;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7期

3 刘亚;杨大强;张曙东;;开放经济条件下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8期

4 王博;刘澜飚;;外资银行进入对发展中国家银行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5期

5 陆伟刚;范合君;;多维度利益博弈中的管制放松与政策设计含义[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1期

6 赵志君,马跃,郭益耀,曾澍基,姚兆锋,刘树成;银行业放松管制的理论分析与宏观效果——兼论中国加入WTO对大陆和香港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7 刘澜飚;王博;;门槛效应、管制放松与银行效率的改进——理论假说及其来自中国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3期

8 彭欢;雷震;;放松管制与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9 农卫东;谢海光;徐晋;;放松管制与社会福利[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常志平,蒋馥;放松管制所导致的社会福利变化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黎明;;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例[J];财经科学;2009年08期

2 刘有鹏,晏宗新,周闽军;中国银行业管制效率:评价原则与检验[J];财贸研究;2005年05期

3 胡炳志;金融管制的产业经济学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4 段军山;袁鲲;苏国强;;外资参股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动态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3期

5 陈艳莹;杨文璐;;金融市场发展与中国银行业竞争度——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杨力俊;赵云;谭忠富;;一种评估电力市场中卖方市场力的新指标[J];电网技术;2006年07期

7 孙华妤,马跃;通胀和通缩时期中国货币数量与价格的动态关系[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0期

8 陆伟刚;;用户异质、网络非中立与公共政策:基于双边市场视角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2期

9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一般均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李杨;欧朝敏;;银行业竞争的衡量方法述评[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4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跃;;香港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探索[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甬军;晏宗新;;中国银行业改革绩效与管制次序分析[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赵志君;;信贷扩张、利率管制与银行业绩[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子靖;转型经济中的分层俘获[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效果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于秀辉;基于传播模型的数字“微内容”网络扩散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陈学云;中国航空运输服务业规制与竞争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田满文;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效率评价与制度优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6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传导的微观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大光;中国银行业反垄断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郭竞成;金融转型的比较制度理论与中国实证:以外在货币模型为起点的逻辑演绎[D];浙江大学;2004年

9 李文宏;中国银行业税收效应与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4年

10 晏宗新;金融业管制与竞争理论研究——兼论中国金融业的管制问题[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珂;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凤座;我国商业银行效率问题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高阳;外资银行信贷提供对东道国信贷规模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媚;证券业市场结构效率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陈啸;我国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洪;引入外资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韩桃桃;租金耗散与竞赛管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卫星;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管制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邢军峰;中国民营银行准入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10 黄晖;民营中小银行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耀军;转轨经济中的农村金融:管制与放松管制[J];财经科学;2005年06期

2 江曙霞,罗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政府效用函数的动态优化——基于租金偏好和效率偏好的选择[J];财经研究;2004年11期

3 李宏;;金融管制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4 王博;不良贷款、路径依赖与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新解释[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5期

5 吕剑;;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陆磊;走在十字路口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一个中期评估[J];南方金融;2005年10期

7 余晖;受管制市场里的政企同盟──以中国电信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1期

8 邱延冰;外资银行进入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8期

9 谭鹏万;;外资银行进入对中东欧国家内资银行绩效的短期影响研究——基于10国105家银行的面板数据检验[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10 朱盈盈;曾勇;李平;何佳;;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背景、争论及评述[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明东;周如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的风险博弈研究[J];武汉金融;2011年10期

2 赵一文;房地产泡沫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年09期

3 吴凡;卢阳春;;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制度变迁的非均衡轨迹[J];软科学;2006年02期

4 梁媛;;隐含担保、系统性冲击与效率损失[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胡援成;程建伟;;中国银行业资本结构决定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8年06期

6 王凌飞;李世新;;基于圣吉模型的中国银行业学习型组织构建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24期

7 王菁;;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转型效果的实证剖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7期

8 王景武;;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与银行经营效率——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金融;2009年07期

9 周源;;宏观经济数据影响下的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研究[J];金融纵横;2010年06期

10 刘卫霞;钟秀娟;;从两个视角分析我国银行效率[J];统计教育;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晓钰;陈忠;吴圣佳;;控制我国银行业中道德风险的随机监督策略:一个博弈分析框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陆娟;芦艳;娄迎春;;银行业顾客忠诚及其决定因素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一鸣;罗必良;;中国农地产权管制放松的制度效应:假说及其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罗必良;;基础设施的管制放松及其市场化[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钟丽芳;张爱华;;信息技术投入对企业效益的影响研究——以银行业为例[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方军雄;;银行业规模结构、中小企业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课题组;宋效军;;建设银行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策略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8 张文;;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课题组;王贵亚;;商业银行经济资本与经济增加值指标管理机制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10 刘斌;;资本充足率对我国贷款和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智;淘汰落后产能银行业大有作为[N];经济日报;2010年

2 记者 吴进宇 通讯员 童怡华;北京银行业辟新径支持节能减排[N];金融时报;2009年

3 王波 胡建超;十堰建立银行业义务和解员队伍[N];中国工商报;2010年

4 郑经;银行业将对节能减排项目给予支持[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记者 曾琳琳邋通讯员 张艳珍;我市银行业“绿色信贷”推进节能减排[N];焦作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杜军玲;银监会:发展低碳经济银行业要扮好两个角色[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记者 郭晓东 通讯员 王晓千 李强;山西银行业 绿色信贷助高新技术产业腾飞[N];金融时报;2010年

8 记者 朱立毅邋岳瑞芳;银行业安度地产低谷,香港经验可鉴[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记者 夏晓 实习生 邹t煼,

本文编号:1678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78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