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对PE在中国发展的影响
本文选题:信息不对称 切入点:私募股权 出处:《情报科学》2010年02期
【摘要】:首先用博弈论对PE和企业双方博弈的情况进行了探讨,通过博弈模型分析认为,企业和PE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造成PE投资决策错误的可能,但模型不能涵盖所有情况;其次,PE、代理和企业三方博弈存在两类情况,信息不对称是代理牟取利益的核心因素;最后,提出PE在中国发展的相关建议。
[Abstract]:First, the game theory is used to discuss the game between PE and enterpris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ame model,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enterprise and PE can lead to the possibility of PE investment decision error, but the model can not cover all cases. Secondly, there are two kinds of situations in the tripartite game of PE, agency and enterprise, and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is the core factor of making profit by agent.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E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F830.91;G35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骆品亮,梁静;信息不对称下项目的融资决策博弈模型[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刘鹤扬;;私人股权投资在中国的现状、问题和选择[J];开放导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苗丽娜;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陈志龙,姜椺;运用博弈论分析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若干问题[J];地下空间;2003年04期
8 孙立明,孙祁祥;保险代理人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雷晓康,贾明德;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管制及其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赵新刚,廖涌泉,袁晓波,李学伟;上市公司审计合谋问题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委托代理模型下国有煤矿经理激励机制设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惠峗;刘阳;;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模型及策略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蕙馨;冯文娜;;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及有效规模研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高瑞霞;白凤领;白江征;;博弈论在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工作中的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5 尹秋菊;;基于信号博弈GA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吴浩然;张强;;VMI方式下供应链利润分配的博弈分析[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肖卫;刘亦红;;基于社会资本治理“公地悲剧”的KMRW声誉博弈解释——来自梅峰村集体资源利用的实证[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易超琴;万建平;;两阶段动态委托——代理模型研究[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左春玲;;公办高校教师绩效薪酬体系优化[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范元伟;;国家助学贷款的校际差异性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向前;网络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罗开位;企业经营者知识资本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3 朱庆华;面向区域农副产品资源配置的博弈论及相关理论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5 侯云先;幼稚产业保护关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6 郑四渭;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1年
7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10 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BOT项目融资的博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沈燕;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流通问题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3 郭蓓;我国外贸代理制推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4 杨敏利;我国电力电子技术产业化模式选择与战略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5 唐和平;职业经理道德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与报酬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6 陈瑶;股票期权与上市公司激励机制[D];暨南大学;2000年
7 阮建中;澳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8 傅晓初;关于企业形象的企业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9 方颖;风险投资退出问题探讨[D];暨南大学;2000年
10 刘涛;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凤莲;;我国公司债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1年20期
2 杨明秋;;私募股权投资与杠杆收购的经济学研究:国际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3 李佳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收益分配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18期
4 孙亚辉;;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定位的SWOT分析[J];特区经济;2011年09期
5 李曜;张子炜;;私募股权、天使资本对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不同影响[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6 梁伟超;方芳;;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应对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1年06期
7 裘雪婷;;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制度之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飞;冯梓洋;;信息不对称对PE在中国发展的影响[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杜莉;冯积慧;;我国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与规范路径之一——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3 陈红泉;;垄断的“柠檬市场”: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分析[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顾海峰;;信贷配给视角下我国金融市场的机理性缺陷及其治理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宁文昕;;保荐代表人、证券监管与保荐质量的提高[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冯博;;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品定价的法律规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毅;股市信息不对称要多元治理[N];金融时报;2005年
2 张士伟;增强中小股东的股利政策话语权[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胡嘉莉;沪深股市大幅下跌[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吴谦 邢恳;稳定新股价格可引入做市商制度[N];中国证券报;2006年
5 陈悦;莫让信息披露成老大难问题[N];中国证券报;2005年
6 许克荣;开放式基金制度分析及其他金融中介制度比较[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7 黄宪奇;评价信用评级公司进入操作阶段[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马玉荣;2007年中国十大“金钻”基金公司榜单揭晓[N];证券日报;2008年
9 林慧;心理较量演绎沪胶行情[N];期货日报;2003年
10 吴育平;拓宽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渠道[N];中国证券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奇峰;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论[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磊;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王瑞英;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佘延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的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禹久泓;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决策与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杰;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林俊波;证券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与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潘从文;我国有限合伙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淑芳;亚洲金融市场信息弱化及其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秦百灵;信息不对称、债务融资选择与企业债券市场发展[D];湖南大学;2006年
3 葛强;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形成与防范[D];苏州大学;2006年
4 王世华;IPO定价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4年
5 杨永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开放式基金投资价值发现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龙俊桃;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雷兴中;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王晓芬;我国私募基金运作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钟孝生;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曹清;中国中小企业私募股权投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3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8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