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吸收能力视角下我国利用FDI规模的测度

发布时间:2018-03-31 03:17

  本文选题:新古典增长理论 切入点:吸收能力 出处:《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7期


【摘要】:文章依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了FDI合理规模的存在性。随着外资数量的不断增加,资本的边际回报是逐渐递减的。当外资增加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经济增长将趋于停滞。因此,必须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等作为吸收能力指标,依据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在全新的吸收能力视角下研究FDI规模问题。利用我国1990-2008年间的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利用FDI存在着相对最佳规模,FDI与GDP的相对比例为0.031时达到最优;结合我国的引资实践分析也表明,当FDI与GDP的比例大于0.031时,我国利用FDI的增长率会出现明显下降,反之亦然。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ence of reasonable scale of FDI based on 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With the increasing of foreign capital, the marginal return of capital is decreasing gradually.When foreign investment increases to a certain scale, economic growth will tend to stagnate.Therefore, we must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On this basis, the paper takes the technology level and the human capital as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index, according to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studies the FDI scale problem under the brand-new absorption ability angle of view.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data from 1990 to 2008 shows that the relative ratio of FDI to GDP is 0.031, and the ratio of FDI to GDP is more than 0.031 when the ratio of FDI to GDP is greater than 0.031.The growth rate of using FDI in our country will decline obviously, and vice versa.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08SJB7900007)
【分类号】:F224;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夏京文;我国外资利用规模及其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02期

2 张棣;;我国外资适度规模的测算:基于“双缺口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3期

3 李杏;;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29个地区面板数据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12期

4 张为付;;基于绩效视角的我国利用FDI最佳规模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5期

5 吕海霞;;我国引进FDI规模的战略思考[J];经济问题;2009年09期

6 陈柳;刘志彪;;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7 白重恩;钱震杰;;我国资本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张宇;;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9 王虹;我国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J];中国统计;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玉华;浅谈泰国利用外资之得失及对我国的启示[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2 朱艳;;杭州地区利用外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6期

3 崔鑫生;;专利表征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刘兆明;陈晓玲;;FDI技术溢出对我国本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葛腾飞;;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王秀模;李研妮;刘茜;;中国工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与政策取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张全红;;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8 陈本凤;周敏;;基于产业视角的劳动收入份额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9 王晓芳;高榴;;教育提升了劳动收入占比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10 高东胜;冯涛;;房地产价格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互动关系——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攀;;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天骄;FDI对中国内资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西南;FDI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沈明伟;基于虚拟世界经济的服务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军超;发展战略、要素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失衡[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朋;FDI对创新影响的区际传递机制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国华;我国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中人力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分析[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洁楠;利用FDI促进广东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学登;辽宁省国有资本产业分布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教荣;初次收入分配失衡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鹏;天津市制造业FDI与产业集聚互动关系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姜楠;FDI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行业分组的经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贻龙;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地区差异的原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高倩;农业FDI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书坚;我国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7年05期

2 喻春娇,彭有轩;后向产业联系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3 夏京文;我国外资利用规模及其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02期

4 张为付;武齐;;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2期

5 周礼;张学勇;;FDI对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宏观数据的联立方程模型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4期

6 王新华;汪朝阳;;全国31省市利用外资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6期

7 赵果庆;;寻求我国GDP对FDI的最优依存度与FDI最优规模——基于1980~003年我国GDP与FDI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8 赖明勇,包群,阳小晓;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能力: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9 方新旗;收入分配过程与分配原则[J];湖州师专学报;1993年04期

10 黄静;;影响FDI技术外溢效果的因素分析——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振兴;葛小寒;;进口贸易R&D二次溢出、人力资本与区域生产率进步——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6期

2 吕海霞;;我国引进FDI规模的战略思考[J];经济问题;2009年09期

3 钟娟;张庆亮;;金融市场发展对中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检验[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4 段红玲;祝树金;;我国区域间知识资本溢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10期

5 杨俊;胡玮;张宗益;;国内外R&D溢出与技术创新:对人力资本门槛的检验[J];中国软科学;2009年04期

6 杨俊;李晓羽;杨尘;;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7 黄凌云;徐磊;冉茂盛;;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8 孟雪;;跨国并购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吸收能力视角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5期

9 朱红恒;;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收入门槛效应[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10 师文明;王毓槐;;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影响的门槛效应检验——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公安;何流;颜语;;研究生“买椟还珠”现象的经济学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亚军;和金生;张艺;;企业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张光磊;刘善仕;彭娟;;组织结构、知识吸收能力与研发团队创新效:一个跨层次的检验[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刘胜强;;董事会规模对企业R&D投资行为的门槛效应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穆立蔷;孙海燕;祝宁;;东北主要绿化树种对大气重金属污染物吸收能力的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6 周永涛;;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兼论政府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导向[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熙保;肖利平;;后发优势、技术吸收能力与中国的经验[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徐伟民;;第四十章 政府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来自上海的微观实证分析[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9 唐清泉;甄丽明;;引进技术与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天赐;盈泰赢得“门槛效应”[N];农民日报;2003年

2 何帆;FDI规模过大威胁国际收支平衡[N];中国经营报;2005年

3 董菁菁;车险引出“门槛效应”[N];中国财经报;2004年

4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梁向东 湖南省委组织部 郭立业;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中由政策形成的“门槛效应”[N];湖南经济报;2008年

5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李梅浠邋特约记者 李学燕;“脚跟疼”也是更年期表现[N];健康时报;2008年

6 河间市农业局 林冬梅;芹菜空心咋防治[N];河北科技报;2007年

7 管梅宝;“植物修复”新技术治理金属污染[N];台州日报;2007年

8 张兴旺;果树花期猛浇水不好[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8年

9 日光;防微杜渐 慎之在始[N];盘锦日报;2007年

10 曲周县农牧局 石建红;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N];河北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颖翔;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艳艳;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栋华;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知识生产[D];暨南大学;2010年

4 王剑武;我国地区FDI吸收能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5 张珊珊;中国汽车企业吸收能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徐磊;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的FDI技术溢出门槛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刘亚军;企业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0年

8 包群;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赵果庆;中国西部国际直接投资吸收能力研究[D];云南大学;2004年

10 肖志雄;服务代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腾;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与吸收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郭香峰;产业集群对技术引进、扩散和创新的影响[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3 徐淼;基于吸收能力的HRM实践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蒋子军;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李松林;我国企业创造性资产获取的国际化模式[D];武汉大学;2005年

6 嵇登科;企业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辜丽珊;我国东部地区的FDI技术外溢效应[D];复旦大学;2008年

8 裴珍珍;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段婷;从吸收能力的视角分析我国利用服务业FDI的影响因素[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10 刘冠军;基于知识溢出和吸收的战略技术联盟合作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8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88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3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