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创新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源泉——访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

发布时间:2018-04-01 02:21

  本文选题:金融创新 切入点:商业银行 出处:《中国金融》2010年24期


【摘要】:试想十多年前,中国老百姓有谁享受过住房按揭,中国的小商户有谁能从银行贷出款来经营自己的买卖,中国的所有大型企业何时再也不用围着银行求贷款,又有谁敢于想象曾经饱受不良资产煎熬的中国商业银行会成为当今全球最赚钱的银行?……仅仅十多年的时间,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无不与我国银行业的商业化改革和创新相关。与过去相比,我们的商业银行已经从坐商走向了行商,从行政事业机关走向了商业经营机构。商业化的银行业服务与竞争日趋激烈,也迫使商业银行不断追求创新来满足客户需求,来提升自身服务和竞争。而这种创新已经开始从不断丰富的金融产品创新逐步扩展到银行组织架构的创新、盈利模式的创新,乃至经营思想与战略定位的创新。应该说,这些年来的金融创新让中国的老百姓尝到了甜头,让中国经济尝到了甜头,更让中国的银行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然而,就在金融创新为我们创造繁荣并准备大步向前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导致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于是有一种思潮开始错误地认为这都是金融创新惹的祸,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的金融创新才刚刚起步,金融创新不足才是我们金融改革发展的真实状况。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我们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西方的教训正好说明由于它们监管制度创新不足才导致其金融产品的失控,进而演化成全球性经济危机。发展需要持续的创新,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不断的金融创新。而真正的金融创新又岂止是一个难字能够形容。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我们的金融创新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导向支持,更需要商业银行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一批批银行家们的智慧闪光。因为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他们要顶住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他们要克服循规蹈矩而不会发生的种种新的难题,他们要顾全股东与员工、社会各方的利益而保证创新的有效。某种程度上说,只有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的金融创新才会充满激情,我们的生活与社会才会如此精彩、如此美丽。
[Abstract]:Imagine more than a decade ago, who among the Chinese people enjoyed housing mortgages, who in China's small merchants could lend money from banks to run their own transactions, and when all the large enterprises in China would no longer have to rely on banks for loans. Who dares to imagine that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once suffering from bad assets, will become the most profitable banks in the world today? In just over a decade,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s banking sector. All of this is related to the commerci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our banking industry. Compared with the past, our commercial banks have moved from sitting merchants to merchants. Commercial banking services and competition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forcing commercial banks to constantly pursue innovation to meet customer needs. To enhance their own services and competition. And this innovation has begun to expand from the constantly rich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products to the innovation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innovation of profit mode, and even the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thought and strategic positioning. It should be said,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s of the past few years have given the Chinese people a taste of the benefits,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real benefits of China's banking sector. Just as financial innovation created prosperity for us and prepared to move forward,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led to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due to regulatory loopholes, and a trend of thought began to mistakenly assume that it was all caused by financial innovation. We should soberly see that at present our financial innovation is just beginning. The lack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is the real situation of our financi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nly through innovation can we solve the various problems in our development. The runaway of financial products, Then it evolves into a global economic crisis. Development requires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requires constant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real financial innovation is not only a difficult word to describe. From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Our financial innovation needs not only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policies, but also the relentless efforts of commercial banks themselves and the wisdom of a group of bankers, because innovation often carries risks. They have to withstand unimaginable pressures. They have to overcome new problems that are not going to happen, they have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and employees, and all parties in society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novation. To some extent, only they have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a sense of mission. Our financial innovation will be full of passion, our life and society will be so wonderful, so beautiful.
【分类号】:F8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明康;;金融创新:中国银行业持续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J];求是;2006年11期

2 戴薇薇;;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4期

3 石全虎;斯琴塔娜;格日勒图;;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差异比较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石锐;;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启示[J];现代商业;2009年23期

5 李恒光,符莉;商业银行基层行金融创新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张冬玲;;中国银行业综合经营趋势与发展之道[J];时代金融;2006年06期

7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摘选)[J];中国金融家;2008年08期

8 马自欣;关于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实力的思考[J];经济师;2002年10期

9 付六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35期

10 邓彬;;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金融家;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2 王旭光;赵传河;孟宪林;张延雷;;加快金融创新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3 张健;;关于当前金融创新问题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4 张馨月;;民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5 张秋霞;;如何做好民生档案[A];2009年甘肃省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勇;李兰;崔美瑛;;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民生长效机制问题研究——以延边州为研究对象[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7 方显仓;;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渠道传导的影响——兼论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工具的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8 黄飚;;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加强党的执政与改善民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莹峰;黄月;;十三、转变方式、科学发展的关键就是解决民生[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姚茂宽;;论民生档案“两大体系”建设的内涵、内容及对策[A];贵州省档案局、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贵州省档案馆成立5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春荣;银行业要改变利差为主赢利模式[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2 张燕;金融创新势头正旺[N];经济日报;2006年

3 唐真龙;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应充分挖掘自身潜力[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刘敏邋戴磊;四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又一年[N];金融时报;2007年

5 黎红梅 刘莹;中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三不同[N];国际商报;2001年

6 瞿瑛君邋徐尤冰;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亟待加强[N];金融时报;2007年

7 俞靓;鼓励银行金融创新 丰富百姓投资渠道[N];中国证券报;2006年

8 记者 金立新;新时期金融创新怎样更上层楼[N];金融时报;2007年

9 赵红梅;鼓励规范并重 银监会推动银行金融创新[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许志峰 乔金亮;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11日起施行[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波;金融创新环境下的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董积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方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4 龚谊;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林榕辉;中国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直接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神玉飞;中国银行业制度风险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8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9 董晓炜;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伏安;我国金融创新制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体系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2 朱莉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李丕文;济南市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4 陈卫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策略探讨[D];苏州大学;2007年

5 包云;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推进业务创新的对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李白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邵莉莉;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8 潘鹏宇;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与风险控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魏海丽;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10 邹华莉;广东省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93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693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b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