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信贷信息不对称下的信用卡信用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3 07:47

  本文选题:信息不对称 切入点:信用卡 出处:《经济研究》2010年S1期


【摘要】:信用卡市场具有信贷信息不对称的特征,是信用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信贷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何利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高新技术,建立可靠的分析模型,对信用卡用户的行为进行风险识别和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次把改进后的非参数随机森林分类(RFC)方法应用到信用卡信用风险的评估中,并和其他模型进行比较,发现非参数随机森林方法往往要优于基准的Logitic模型和SVC模型。实证发现职业、年龄、家庭人口数、月刷卡额、学历、家庭月收入对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婚姻状况等对信用风险影响不显著。
[Abstract]:Credit card market is characterized by asymmetric credit informa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credit card risk.Under the condition of asymmetric credit inform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a reliable analysis model by using high and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 to identify and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credit card users.In this paper, the improved non-parametric stochastic forest classific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credit card credit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first time,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models, it is found that the non-parametric stochastic forest method is often superior to the benchmark Logitic model and SVC model.It is found that occupation, age, family population, monthly credit card amount,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monthly household income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redit risk, while gender and marital status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credit risk.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台湾辅仁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221040)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9AZD045) 国家统计局重点项目(2009LZ045)资助
【分类号】:F224;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施锡铨,邹新月;典型判别分析在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财经研究;2001年10期

2 郭英见;吴冲;;基于信息融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1期

3 郭英见;吴冲;于天军;;基于BP神经网络组和DS证据理论的信用风险评估算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迟国泰;许文;孙秀峰;;个人信用卡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与模型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刘闽,林成德;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刘云焘,吴冲,王敏,乔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预测;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霞;李金林;;基于决策树法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李正波;高杰;;农户信用社贷款的信用风险判别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苏静;;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夏红芳,刘思峰;基于企业财务信息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述评[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梁琪;企业信用风险的主成分判别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5期

6 许长新,宋敏;风险投资中资本与技术的博弈[J];财经研究;2003年11期

7 梁雪春;谢岭南;陈森发;刘艳;;企业资信等级的定性定量评估模型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陈萍;黄燕芳;;台湾“卡债”风波对大陆信用卡发展的启示[J];福建金融;2007年11期

9 梁缤尹;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李勇;赵金涛;;分类挖掘方法在银行不良贷款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邵克雄;曾勇;方洪全;;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2 姚宏刚;曾勇;方洪全;;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在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等级评估中的应用[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3 张玲;曾维火;;基于Z值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等级转移矩阵实证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宋媚;张鹏翥;薛耀文;刘璇;;中小企业贷款决策与监控技术研究综述与应用建议[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为民;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与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赵静娴;基于决策树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刘国强;企业赊销客户选择与赊销风险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郭英见;基于信息融合的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利民;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张亚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及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郭英见;基于信息融合的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瑛;新兴技术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高珊珊;农村消费信贷信用风险评估[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10 刘X;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与缓释: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蔚沁;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丹;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市场竞争战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李燕霞;信用卡业务法律风险控制与监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燕;银行卡犯罪法律风险及案例探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迟雪;鄞州农村合作银行信贷风险实证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霖;农业银行陕西分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张星霞;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舒皆亮;上市中小高科技企业信用评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张井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系统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谢黎;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颉,窦丽华,陈杰,杜丽辉;融合多特征信息的模式识别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施锡铨,邹新月;典型判别分析在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财经研究;2001年10期

3 梁琪;企业信用风险的主成分判别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5期

4 韩平,席酉民;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9年04期

5 王建成;企业信贷能力的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J];系统工程;2002年03期

6 王春峰,万海晖,张维;组合预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7 丁欣;国外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发展现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8 吴冲,乔木;商业银行非财务信用风险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李萌;Logit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科学;2005年02期

10 王春峰,万海晖,张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及其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大伟;赵彦辉;;信息不对称下的医患关系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2 汪红霞;叶贵;;建筑工程质量保险逆向选择的分析及防范[J];建筑经济;2010年01期

3 王_g;;信息不对称的品牌信号重要性[J];福建质量管理;2010年01期

4 倪磊;;上市公司H股相对A股价格折让的实证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1期

5 路钰伟;;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2期

6 崔艳红;;客户体验呼唤优化升级[J];中国信用卡;2010年04期

7 杨科;;期待严冬过后的盎然春色[J];中国信用卡;2010年02期

8 陈U_彰;;万事达卡:继往开来 锐意进取[J];中国信用卡;2010年02期

9 姜大伟;;美国运通:稳健发展 积极创新[J];中国信用卡;2010年02期

10 孔翔;;善用信用额度来控制风险增加利润[J];中国信用卡;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瞿姣;刘思强;;品牌对销售渠道控制力问题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友民;罗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双敏;;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与思考——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工作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电强;;煤炭企业决策分析系统研究[A];创新·融合·发展——创新型煤炭企业发展与信息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左平;史媛媛;吕绪华;;铁矿石竞价中钢企参股国外矿山的博弈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6 高秦伟;;对公众获取公用企业信息的法律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红星;孙会英;;浅析招标投标中的信息不对称[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8 何利芳;陈洪转;;大型复杂产品主制造商与供应商间灰非对称进化博弈链模型研究[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黄彬彬;胡振鹏;王先甲;;非点源污染管理中补偿机制设计[A];2010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现代水利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童光荣;黄栋;;以信息为核心的军事装备维修管理体系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 Volume 3[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志灵;幸福要与经济一同进入“牛市”[N];法制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郝勇;工资集体协商需破“四难”[N];四川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若鹏 本报通讯员 张凌;架设连心桥 凝聚攻坚力[N];人民铁道;2011年

4 志灵;幸福要与经济一同进入“牛市”[N];法制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若鹏 本报通讯员 张凌;架设连心桥 凝聚攻坚力[N];人民铁道;2011年

6 本报记者 郝勇;工资集体协商需破“四难”[N];四川日报;2011年

7 贾真;追溯泡沫之源[N];金融时报;2011年

8 魏武挥;技术垄断这十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9 本报记者 汪敏华;哥刷的不是卡,是心情[N];解放日报;2011年

10 郭松民;“机关内打扑克”禁了又如何?[N];法制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志青;中小银行的信贷优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悦;我国汽车产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动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褚荣伟;C2C在线反馈机制的特征及角色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李艳会;中国股票市场分割下价格差异性及其原因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志军;次贷危机下基于融资效率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凤华;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颜嘉麒;供应链质量管理中质量检测的一种模型化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童佳;二手车交易风险研究及其博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胡润波;基于第三方信息的移动商务信任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博;中国证券市场股价信息含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生;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知情交易与市场操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康康;高校与学生不完全契约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刘祥玉;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5 朱良君;中国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闽;创投支持公司的IPO市场表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郭威;小额贷款公司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严萍;国内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耿瑾;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品牌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欣;我国农村多元化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04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704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7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