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技术溢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1999~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本文选题:外商直接投资 切入点:全要素生产率 出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摘要】: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时,通常假定他们的一部分技术会转移至东道国的企业里。但是,经验研究还不能为这种正的溢出效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运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横向和前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为正,且在统计上均非常显著。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发现,前向关联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后向关联仅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Abstract]:When TNCs invest in the host country, it is often assumed that some of their technology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host country's firm.However, empirical research can not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is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In this paper, the panel data of 27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07 are used to test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FDI.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teral and backward correlation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positiv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rough the decomposition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t is found that forward correl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hereas backward correlation has only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hile lateral spillover effec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224.0;F424;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滨;;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挤进和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1期
2 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3 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年12期
4 平新乔;关晓静;邓永旭;李胤;梁爽;陈工文;章椹元;周艺艺;;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报告[J];世界经济;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厚俊;刘正良;;人力资本门槛与FDI效应吸收——中国地区数据的实证检验[J];经济科学;2006年05期
2 莫志宏;沈蕾;;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赵瑾璐;潘志恒;;国际技术转移与我国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陈羽;;市场竞争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J];财经研究;2005年10期
5 陈迅;余杰;;公共支出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6 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12期
7 陈飞翔,郭英;关于人力资本和FDI技术外溢关系的文献综述[J];财贸研究;2005年01期
8 张宇;蒋殿春;;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门槛效应——基于DEA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5期
9 杨艳红;外贸政策、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周焯华;外资外贸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正良;刘厚俊;;人力资本门槛与 FDI 效应吸收——中国地区数据的实证检验[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梅洪常;邓雪芬;;FDI与自主创新:基于重庆地区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韩燕;曾令波;;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性——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卫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2 潘益兴;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赵鹰;FDI集群研究:以长三角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京;开放经济下的技术进步[D];复旦大学;2004年
5 包群;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杨海余;中国出口增长贡献主体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祝树金;开放经济中增长不确定性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李建春;FDI和出口贸易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孙兆刚;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与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杜健;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FDI溢出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生延超;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适度规模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2 朱津津;外商在华投资技术外溢的效应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3 李春峰;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的对外贸易[D];湘潭大学;2002年
4 张吉鹏;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张声洲;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下,,储蓄——投资转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6 刘静;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以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秦华伟;中国东、西部地区FDI与经济增长关系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刘志忠;外国直接投资与江苏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朱丽萍;论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斌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瑾;朱桂龙;;外商直接投资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1期
2 丁辉侠;冯宗宪;;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引力模型为基础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12期
3 潘镇;;制度距离与外商直接投资——一项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06年06期
4 王永齐;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变化[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黄志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6 宋泓,柴瑜;以劳动力寻找型为主——我国外国直接投资的性质分析[J];国际贸易;2002年10期
7 王志鹏,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8 贺灿飞,魏后凯;新贸易理论与外商在华制造企业的出口决定[J];管理世界;2004年01期
9 赖明勇,包群,阳小晓;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能力: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10 张雪倩;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以汽车工业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怡;文红艳;;湖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杨红;冯超;;吉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3 王圣芳;许蕊;;国际贸易活动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年07期
4 柒江艺;许和连;;知识产权保护、资源禀赋与FDI技术选择——来自我国FDI企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5 席建国;;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对口帮扶效应研究[J];南都学坛;2011年04期
6 余长林;;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R&D溢出[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7 魏下海;林孔团;李冠;;FDI技术溢出、人力资本与海西崛起[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马宇;单丽莎;;政府创造的投资环境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因素分析[J];投资研究;2010年05期
9 许云;;我国汇率波动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17期
10 韩庆万;郝方龙;;FDI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在斗;陈秀山;;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对1981-2005年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沈悦;郭镭;;外商直接投资与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于珍;;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计量关系分析[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林霞;吴献金;;湖南省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协整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5 韩琪;赵雪;;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贸易顺差的内在关联分析[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丁晓钦;;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外溢效应[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7 周晨;;FDI地区差异对中国四直辖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陈倩;赵素姣;于英川;;FDI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实证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丁晓钦;;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外溢效应[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高勇标;;深圳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杨勇;从全要素生产率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希琼 徐滨;外商直接投资 能给中国什么[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秦芳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助教;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对外贸易发展的效应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马文宽;河南鼓励外商直接投资推出十项新举措[N];国际商报;2003年
5 孙喜保;“用工荒”引发的思考[N];西部法制报;2011年
6 记者 蒋菡;中国步入新的用工时代[N];工人日报;2011年
7 以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城市增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记者 陆昀;外企仍看好中国经济[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9 赵起;千亿外资突杀“回马枪”热钱豪赌楼市泡沫[N];中国信息报;2009年
10 ;蔡f :中国版雁阵模型将会形成[N];中国经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2 李星光;中国石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彩云;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石风光;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王欣;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高丽娜;产业空间集聚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经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军;河北省R&D活动溢出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郭庆宾;基于物化形式的国外R&D溢出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晶莹;中国汽车产业FDI对效率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2 许洪砖;FDI与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许小雨;长三角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4 魏海静;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徐瑕莲;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10年
6 李淼;环境管制下北京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刘承宇;基于人力资本和能源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省际比较[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冬;金融中介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效应[D];西北大学;2010年
9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余宇峰;工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05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70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