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公司盈利质量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本文选题:盈利质量 切入点:摘帽公司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摘要】:2001年6月,中国监管层加强了对申请撤销ST或*ST公司的盈利质量要求,这对申请撤销ST或*ST的公司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对制度变迁前后摘帽公司的盈利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6月后摘帽的公司盈利质量要好于此前摘帽公司的盈利质量;2001年6月后摘帽的公司未来盈利能力要好于此前摘帽公司的盈利能力。但我们也发现,监管层调整了摘帽条件后,申请摘帽的公司也改变了盈余管理的手段,以前主要是通过易引起注意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而现在更多采用比较隐蔽的方式。
[Abstract]:In June 2001, Chinese regulators strengthened their earnings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St or St companies, which had a huge impact on companies applying for St or St revocation.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rofit quality of the compan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nings quality of the companies after June 2001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former ones, and the future profitability of the companies after June 2001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former ones.However, we also find that after the regulators have adjusted the conditions for removing caps, companies applying for capping have also changed the mean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ast, earnings management was mainly carried out through non-recurring profit and loss items that were easy to attract attention.And now more uses the more covert way.
【作者单位】: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教务处;
【分类号】:F275;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国华,王汉生;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应该被“ST”吗?[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鄢波;杜军;杜勇;干胜道;;亏损股价影响因素研究:回顾与展望[J];商业研究;2009年01期
2 方轶强;夏立军;李莫愁;;控制权转移后公司业绩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效率理论和管制理论的解释[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3 龙子午;;会计监管国际发展趋势及其借鉴[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1期
4 龙子午;;会计监管国际发展趋势及其借鉴[J];财会通讯;2009年09期
5 崔慧贞;;ST公司控制权转让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12期
6 张艳秋;;制造业企业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危机预测研究[J];财会月刊;2010年27期
7 郝运鹏;汪猛;;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新模型及其应用[J];经济与管理;2009年03期
8 郝运鹏;;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两阶段动态预警模型[J];经济视角(下);2009年03期
9 浦军;刘娟;;财务状况质量与财务危机研究——基于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9年10期
10 刘京军;秦宛顺;;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ST政策——来自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魏明海;万良勇;;金融生态观下的上市公司过度银行负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3 刘慧凤;;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有效性的评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肖成民;;市场监管与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秀玉;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财务报告质量保障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亚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及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冯萌;会计契约经济性质及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何平;公司治理对财务困境作用机理的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赵岩;盈余持续性、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姚宏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财务困境预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文拥军;引入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徐焱军;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季度分布特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华;ST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效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菲;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ST股票的适用性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3 黄招;证券公司失败预警实证分析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郭燕;我国上市公司失败预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高军;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6 任志君;亏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7 谢璐;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实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8 刘枫;管理者动机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周进;管理者特征、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钟剑锋;公允价值推广与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年04期
2 姜国华,王汉生;财务报表分析与上市公司ST预测的研究[J];审计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伟,李林杰,安月平;从非经常性损益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非经常性损益的实证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余慧梅;;非经常损益与上市公司盈利质量[J];大众商务;2010年04期
3 王艳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与未来盈利能力分析[J];财会研究;2005年06期
4 倪敏;张华;;企业盈利质量评价的二元分析[J];商业时代;2006年14期
5 杨有红;;小议基于不同目的利润考核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处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0年04期
6 刘卫民;;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研究[J];商业会计;2011年13期
7 骆小明,文光侠;从非经常性损益看上市公司年报——兼谈年报的审计问题[J];企业经济;2000年05期
8 刘晓静;王富炜;;对“非经常性损益”界定和披露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商业会计;2006年07期
9 祝锡萍;陈杨琴;;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J];经济论坛;2007年03期
10 梁碧红;新会计制度下解析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J];商业会计;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爱平;杨有红;黄家英;;论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符刚;林万祥;;基本财务信息、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姚珉珉;;企业盈利质量分析探讨[A];2005年度中国总会计师论文选[C];2006年
4 孟焰;袁淳;吴溪;;非经常性损益、监管制度化与ST公司摘帽的市场反应[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5 张颖;;从非经常性损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A];2005年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C];2005年
6 饶育蕾;蒋波;;基于现金流盈利指标的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蒋波;;公司财务评价研究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刘凤委;谢诗蕾;赵文娟;;监管政策变更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动态博弈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胡志颖;刘亚莉;方静;;债务重组与利润操纵——基于新准则背景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蒋波;;公司财务评价研究综述[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金滔;中小板公司前三季净利同比增长38.78%[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蒋飞;22家中小板公司净利过亿[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立栋;中报“业绩普遍向好”值得怀疑[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4 见习记者 李娴;黑电企业上半年捷报频传 机构追捧[N];证券时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若馨;“外快”800亿 不亏损巧走捷径[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上海证券 李波邋何煦;扭亏主要依仗非经常性损益[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袁淳;非经常性损益对财务业绩的影响[N];中国财经报;2005年
8 王锦;70家公司中期同比扭亏为盈[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侯捷宁;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由15条扩展到21条[N];证券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袁辉;中报业绩展现“八仙过海”手段[N];证券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s,
本文编号:1715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71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