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和货币国际化研究成果综论
本文选题:货币职能 + 国际货币 ; 参考:《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摘要】:文章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定义国际货币,并在此基础上对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发展路径、收益和成本作了评述。文章指出,一种货币要具备其作为国际支付手段、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的条件以及满足综合方面的要求才能迈向国际化;货币国际化进程根据使用范围不同可分为周边化、区域化和全球化三个层次,按照承担职能范围不同可分为部分国际化和完全国际化;货币发行国从货币的国际使用中取得的最可观收益是国际铸币税,最主要成本是货币政策独立性或汇率稳定性受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defines international currenc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netary function, and comments on the conditions, development path, income and cost of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a currency can be internationalized only if it possesses the conditions of accounting unit and storage of value as an international means of payment, as well as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comprehensive aspects, and that the process of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peripheral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cope of use.The three levels of region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parti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full internation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scope of their responsibilities; the most significant gai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use of currencies by the issuing countries are the international seigniorage.The main cost is that monetary policy independence or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is affected.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明棋;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07期
2 曹勇;国际铸币锐的分配、计算与启示[J];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3 韩文秀;;国际货币的支撑要素——国家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的历史考察[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4 焦继军;人民币跻身于国际货币之列的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2005年01期
5 曾康霖;央行铸币税与财政赤字弥补[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世巍;货币霸权的经济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刘玲;;货币替代的铸币税问题及其政策含义研究——以美、中及东盟等周边国家(地区)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刘艳萍;;我国货币发行权的历史演变及后果简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8年03期
4 杨荣海;冉萍;;基于资本要素流动的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研究[J];财会月刊;2009年03期
5 杨荣海;宋毅;;基于经济周期角度的人民币与东盟货币合作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翁东玲;;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7 翁东玲;;货币国际竞争与人民币国际化[J];发展研究;2012年06期
8 郭宇环;张卓远;;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北方经贸;2008年12期
9 王维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应对[J];北方经贸;2009年03期
10 徐明棋;;美国国际收支经常帐户逆差不断扩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帅;;浅谈全球金融危机成因与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2 苏天鹏;论国际货币体系对金融危机的作用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郭竞成;金融转型的比较制度理论与中国实证:以外在货币模型为起点的逻辑演绎[D];浙江大学;2004年
5 吉松涛;铸币税 货币化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郭景平;亚洲金融危机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许雄奇;中国财政赤字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刘伟;货币危机:内外失衡、汇率失调与国际货币体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邵亚楼;国际经济制裁:历史演进与理论探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谢洪燕;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地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春旺;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及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郭玲;金融危机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与路径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武雅娜;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借鉴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高雪;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阿伊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产业的影响[D];长安大学;2011年
6 许万丰;人民币区域化的成本收益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曹振园;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区域国际化的推动作用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8 高洋;次贷危机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江皎;人民币国际化及其路径与策略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邹佩芸;全球金融危机对四川企业的影响及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修修;;成本——收益分析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J];国际金融;2002年10期
2 方琢;;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探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6年04期
3 杨丽;董玉峰;;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和路径选择浅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4 李继民;;对货币国际化研究成果的一个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5 李建栋;安瑶;;从日元国际化道路看人民币国际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石莉;;试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7 唐双宁;;2038年:人民币真正国际化[J];商界(评论);2009年01期
8 徐奇渊;李婧;;国际分工体系视角的货币国际化:美元和日元的典型事实[J];世界经济;2008年02期
9 潘佐红;朱立南;;从商品货币到“职能货币”——论黄金非货币化的历史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02期
10 陈卫东;李建军;;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兼论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与模式[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庆麟;;析欧洲货币联盟的超国家性质[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志龙;;建议对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进行调整[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3 杨小平;;人民币跨境使用与我国区域合作战略研究——中越、中老、中缅次区域个案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4 彭斯达;潘黎;;论美国新经济对亚太经济格局的影响[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志龙;;黄金储备在欧美日货币国际化中的作用及对中国的启示[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6 王裕巽;;明代白银货币论[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7 牛国臣;;WTO与我国的行政审判[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8 王根华;;香港回归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和对策[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吴发灿;;反假货币的必胜之路——浅谈群众反假货币[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周肇光;;经济全球化与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探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师 赵庆明;货币国际化到底“化”什么[N];上海证券报;2011年
2 陈道富;货币国际化意味着什么[N];国际商报;2009年
3 鲍仁;潘英丽:货币国际化要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上[N];期货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卢轶 实习生 黄倩蔚 黄颖川;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国际化跨出坚实一步[N];南方日报;2009年
5 席雪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保卫美元[N];经济参考报;2002年
6 记者 胡芳 王振华 杨志望;五大风险左右全球经济前景[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王同彤;第七届上海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经济·管理学科专场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柳剑能;“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N];南方周末;2004年
9 长城伟业期货高级顾问 谭雅玲;关于人民币与热钱的观察和思考[N];期货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田俊荣;我国成功增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臣;货币国际化思想的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桂文;货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潘理权;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及保障措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崇;贸易发展、金融发展与货币国际化[D];吉林大学;2007年
5 赵长峰;国际金融合作中的权力与利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军睿;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李莉莎;从国际合作困境看《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变革思路[D];暨南大学;2009年
8 施t 娅;货币、金融国际化与经济金融化传导关系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戴伟利;货币国际化视角下的汇率制度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孙海霞;货币国际化条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国刚;论现阶段人民币的国际化[D];吉林大学;2010年
2 周宇;IMF的援助方案与金融危机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D];吉林大学;2005年
3 辛玫;美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系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夏侯青平;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欧阳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危机救助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宋丽丽;论国家主权债务重组的司法化[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封大结;中国周边国家地区流通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王丰;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与路径选择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9 曾智琳;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韩慧;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41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74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