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省投资与信贷关系中的“门槛效应”:审视投资增长的新视角
本文选题:信贷配置 + 投资 ; 参考:《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摘要】: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高投资特征与高储蓄、高密度的信贷支持密切相关,对分省信贷资源分布及其动态配置状态如何影响各省投资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从理论层面揭示了信贷和投资存在均衡形式转换的特征事实,然后通过应用分省数据的面板门槛计量模型发现,中国分省的信贷和投资变量之间存在所谓的"门槛效应",即门槛值将信贷变量分成不同的区制,在不同的区制内投资和信贷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信贷与投资的关联机制受政府对信贷资源配置状态的干预影响显著;在地方政府用来支持经济发展的手段中,财政投入和信贷干预性的配置呈现出相互替代的特征。这间接说明当前信贷资源配置的失衡问题,应当加快信贷配置和投资领域市场化改革。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investment 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model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igh savings and high density credit support.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how the distribution of credit resources and the dynamic allocation of credit resources by province affect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provincial investment.This paper reveals the characteristic facts of equilibrium transformation between credit and investment theoretically, and then finds out by using the panel threshold econometric model of provincial data.There is a so-called "threshold effect" between the credit and investment variables in different provinces in China, that is, the threshold value divides the credit variables into different regional system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ment and credit in different regional systems presents different patterns.The related mechanism of credit and investment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allocation of credit resources, and in the means used by local governments to sup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input and credit interventionism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tual substitution.This indirectly shows that the current imbalance of credit resources allocation should speed up the marketization reform in the field of credit allocation and investment.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
【分类号】:F83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锋;张宗益;康继军;;企业市场化、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J];世界经济;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卢二坡;转型期中国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于君博;对“企业家精神”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机制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峻;转型时期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变化趋势与成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2 王志刚;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3 王立平,龙志和;中国市场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4 韩立岩;蔡红艳;郄冬;;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资本配置效率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2年02期
5 卢中原;胡鞍钢;;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3年12期
6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7 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8 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9 方军雄;;市场化进程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J];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10 李子奈,鲁传一;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定量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诸宇骠;;拒绝繁复杂乱 追求准确简单——全面解决企业集团合并报表难题[J];中国总会计师;2010年02期
2 竺彩华;;中美相互直接投资:现状、障碍及政策建议[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02期
3 米运生;李丹;;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水平效应:基于资本形成率的实证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曹国华;胡义;;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的双边匹配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5期
5 姜学勤;;宏观经济失衡与宏观调控的效果[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3期
6 熊芬;;基于分布滞后模型的广东省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咨询;2009年01期
7 米运生;周文良;刘仁和;;宏观金融效率、所有权效应与中国的银行自由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冯小兵;;金融开放条件下储蓄资源国际转移的影响及政策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9 吴明宇;;中日经贸关系的不对称性变化:基于数据的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吴栋梁;;日本扩大消费之中国镜鉴[J];产权导刊;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与GDP、投资关系[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2 欧阳艳艳;孔瑞;;美国、日本与两岸的经贸关系对两岸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艳华;王家传;;中国农村居民储蓄与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1981-2006年[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项卫星;刘晓鑫;;中美经济关系:基于金融视角的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悦;;正确处理消费与投资关系——学习十七大报告一点体会[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6 ;提交中国生产力学会的第十四届年会论文目录[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7 黄文涛;;1980-2004年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分析[A];投资经济专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罗云毅;;低消费、高投资是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常态[A];投资经济专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肖金成;;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系构建过程中若干关系分析[A];投资经济专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赵英杰;张英栋;;以企业集团为营运机构的国有资产管理初探[A];推进铁路新跨越加快经济大发展——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采写 毛玉西 温俊华 彭玉磊 李明波;广东是“贸易之门” 泰七成果蔬经广州[N];广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杨凡;恒盛地产融资80亿解困[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3 记者 刘娟;做强服务外包亟待扫除信贷支持盲点[N];大庆日报;2010年
4 记者 宋识径;记者会“笑”谈“分配不公”[N];检察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于萍;存量房贷资产质量压力有限[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今起在京举行[N];证券时报;2010年
7 文华;电价高涨Merafe资源公司削减铬铁产量[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朱宝琛;谢旭人:中美共同利益基础在扩大[N];证券日报;2010年
9 记者 赵中文;马来西亚欲加强与印尼经贸联系[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10 记者 鲍小铁 雷克鸿;中国-马来西亚棕榈油国际研讨会及展示会举办[N];中国食品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楠;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兴华;中国大陆、台湾与美国投资关系对两岸投资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顾海涛;对青岛S公司企业文化软实力定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陈亚辉;储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李想;复杂股权结构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余佩琨;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经贸互补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曹磊;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及防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张利;区域贸易安排中的投资自由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李宗铭;论外资收购我国房地产法律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宋亚;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信贷失衡的原因与对策[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张磊;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45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74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