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主板市场退出机制探究

发布时间:2018-04-16 01:10

  本文选题:主板市场 + 退出机制 ; 参考:《学术交流》2010年10期


【摘要】:我国沪深主板市场成立至今,只有43家公司因为连续亏损退出市场,各年退市公司数占当年末上市公司数的比重不到1%。从股票终止上市相关规定来看,我国的退市标准过分关注于连续三年亏损,退市的数量标准形同虚设;投资者利益维护、损害赔偿等问题缺乏相应的规定;现有的证券发行上市制度使上市公司不舍离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发展方面不明确。一系列问题造成我国主板市场退出机制建设停滞不前。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加大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力度,杜绝"报表重组";明确退市程序和救济措施,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和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尽快完善股票发行市场化改革,新股发行由交易所自主负责;完善代办转让系统融资功能和转板机制建设,使我国主板市场退出机制更加明确和有效。
[Abstract]: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in Board of Shanghai and Shenzhen, only 43 companies have withdrawn from the market because of continuous losses, and the number of delisting companies accounts for less than 1% of the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at the end of that year.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n the termination of the listing of stocks, the delisting standard of our country pays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losses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the quantity standard of delisting is virtually empty, the protection of investors' interests, the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and so on, lacks the corresponding provisions.The existing system of issuing and listing of securities makes the listed company leave the market, and the system of agency share transfer is not clear.A series of problems cause the construction of withdrawal mechanism of main board market to stagnate.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our country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ut an end to the "recombination of statements", clarify the delisting procedure and relief measures, 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and civil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stock issuance should be perfected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he new issue should be independently taken charge of by the exchange, and the financing function of the agency transfer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transferring the board should be improved to make the exit mechanism of the main board market clearer and more effective.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商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江苏经济联动关系研究”(09SJD790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国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IPO退出机制的法律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2 方庆军;宋伟健;;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3 阮可;;廉租住房的退出机制研究——以杭州为视角[J];现代城市;2011年02期

4 李英;;浅析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5 邱敏芳;黄建;;我国廉租房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6 马更新;郭淑慧;;新三板扩容存疑[J];董事会;2011年07期

7 陈冰;;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夏京文;万颜燕;;创业板与主板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9 小黎飞刀;;市场将面临中线震荡考验[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29期

10 施昌奎;;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亦春;许文彬;;我国创业板市场定位问题探讨[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刘黎辉;;我国廉租住房退出机制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薛智胜;古正宇;;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完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4 樊鸿雁;姜南;;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法律环境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5 郑秀杰;;拓宽中小企业创业融资之路——天使投资[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郑秀杰;;拓宽中小企业创业融资之路——天使投资[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刘丹冰;;创业风险投资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法律制度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冯景雯;尹晓冰;;赴香港联交所“创业板市场”前应做的准备工作[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纪尽善;;尽快创建我国创业板问题探讨[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钢;王兰;;关于如何抑制创业板市场发生逆向选择的制度分析[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木易;“好的退出机制是VC成功的法宝”[N];证券日报;2005年

2 九鼎德盛 肖玉航;创业板上市前 主板市场的风险与机遇[N];上海证券报;2009年

3 记者 黄永卓;广西小化工将行退出机制[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朱晓培;淘汰落后产能 应首先完善退出机制[N];机电商报;2010年

5 姜炜;保障房制度且慢考虑退出机制[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6 记者章红雨;中南传媒今日成功登陆A股主板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7 陈彩虹 记者 操戈;海南橡胶A股荣登主板市场[N];农民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司涛 赵彬彬;西王食品登陆深市主板市场[N];证券日报;2011年

9 记者 白德斌;金川国际成功登陆香港主板市场[N];甘肃日报;2011年

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珏林 杜娟;保障房建设应有分配和退出机制[N];中国经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萍萍;风险投资运作机理与投资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沈南宁;中国保险市场退出机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张兴;政府管制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张建平;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模式与途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彭海城;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马晓青;中国三板市场交易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宝熙;关于建立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2 王莉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杨飞云;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孟宪彬;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5 王东平;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与退出时点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6 王晓成;我国风险投资的运营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7 李纯清;H公司私募股权退出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楠;论我国风险投资的运行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宋丹;风险投资IPO的障碍与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韩静;中国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56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756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6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