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股份支付、交易制度与商誉高估——基于中小板公司并购的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9 20:22

  本文选题:股份支付 + 交易制度 ; 参考:《会计研究》2013年12期


【摘要】: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为对价的交易制度及其对商誉的影响。我们以2007~2012年A股中小板公司非同一控制下并购为样本,定量分析股份支付与现金支付两种情形的标的评估增值差异、标的可辨认净资产评估增值差异及其与商誉的关系,发现股份支付比现金支付的标的评估增值率显著更高、但标的可辨认净资产评估增值率差异不显著,进一步统计发现,收益法评估依据的预测收益明显高于实际收益,由此推断股份支付的标的定价虚高,导致商誉高估。本文分析认为,问题根源在于股份支付的交易制度,该制度产生的流动性受限等股份折价因素驱使了标的定价虚高,从而使得商誉高估。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商誉会计信息的使用中,应注意股份支付和现金支付的商誉会计信息质量差异。最后,本文建议改进我国上市公司股份支付的交易制度,以提高商誉会计信息质量。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ding system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n consideration of issuing shares and its influence on goodwill. From 2007 to 2012, we take the M & A of A shares small and medium board companies as samples,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difference in the evaluation value added of stock payment and cash payment, the appreciation difference of identifiable net asse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goodwill. It is found that the value added rate of stock paymen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ash payment,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value added rate of target identifiable net assets. Therefore,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underlying price of share payment is false, which leads to overvaluation of goodwill.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trading system of share payment, which leads to the overvaluation of goodwill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liquidity and other share discount factor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shows that in the use of goodwil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goodwil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stock payment and cash payment.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trading system of stock pay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oodwil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
【基金】:财政部会计司“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研究”项目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玉菊;张秋生;谢纪刚;;商誉会计的困惑、思考与展望——商誉会计专题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0年08期

2 财政部会计司课题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连续四年平稳有效实施——我国上市公司2010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J];会计研究;2011年10期

3 程凤朝;刘家鹏;;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定价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11年11期

4 王竞达;;上市公司资产评估与交易定价关系研究——基于2010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5期

5 程凤朝;刘旭;温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标的资产价值评估与交易定价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3年08期

6 赵立新;蔡曼莉;陈晓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付方式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卫斌;;商誉减值计量商榷[J];财会通讯;2011年19期

2 陈华;;商誉减值及其会计处理探讨[J];财会通讯;2011年19期

3 朱一妮;;外购商誉的确认及其计量问题研究——基于差额观视角的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王利强;汝莹;;关于商誉理论思考[J];财会通讯;2012年21期

5 陈蕾;刘旭;;FCFF模型参数选取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统计分析[J];财会月刊;2012年27期

6 王世琢;;也谈自创商誉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5期

7 李菁;赵邦宏;;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的实证研究——基于2007~2010年上市公司数据[J];区域金融研究;2013年04期

8 王珊娜;;有关商誉计量偏差问题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15期

9 郑秋燕;;浅议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6期

10 张倩;;把商誉确认为无形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无形资产禁忌系列案例之二[J];会计之友;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刚;侯晓红;郭雅;;股权性质、借款契约与公允价值计量选择——基于投资性房地产项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薛玉莲;张肖飞;;会计准则趋同提高了会计信息透明度吗?——基于AH股公司的经验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2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薛玉莲;张肖飞;;会计准则趋同提高了会计信息透明度吗?——基于AH股公司的经验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庭清;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伟迪;商誉会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芳;公允价值计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反应[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李苒;自创商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王希;反向并购中合并商誉的初始计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向靓;资产评估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6 张娟;合并商誉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7 张锦松;债务重组盈余管理及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8 金s,

本文编号:1774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774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e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