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视角下的人民币汇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0 13:45

  本文选题:虚拟经济 + 实体经济 ; 参考:《金融研究》2010年03期


【摘要】:本文以汇率超调模型及其拓展为基础,突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双轮驱动及其与宏观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联运行,在货币供需分析中引入可交易金融资产,尝试构建新框架,进而拓展汇率动态及其相关的政策空间。基于理论模型分析,以2000年至2009年中美季度数据对所建立的联立方程模型进行系统估计,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不存在严重的汇率失调,中美货币联动下,中国成为了经济调整更多的分担者,在承担经济调整责任的同时应审慎考虑自身所付出的代价。
[Abstract]:Based on the exchange rate overshoot model and its expans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ual wheel drive of virtu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and its related operation with the aggregate supply and demand of macro-economy, and introduces tradable financial assets into the analysis of money supply and demand. Try to build a new framework, and then expand the exchange rate dynamics and related policy spac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alysi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stimates the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quarterly data from 2000 to 2009.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RMB is not seriously misaligned, and that there is no serious misalignment of the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currency linka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has become more of a sharer of economic adjustment,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economic adjustment with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its own costs.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08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A790047)资助成果之一
【分类号】:F49;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荣;刘力臻;;虚拟经济膨胀视角下的汇率短期波动研究——对Dornbusch超调模型的扩展[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2 唐东波;;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关系研究[J];经济科学;2008年04期

3 王爱俭;王岩;林楠;;基于金融安全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控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8年09期

4 王爱俭;兰莉;林楠;何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下汇率调控[J];经济学动态;2009年06期

5 王曦;才国伟;;人民币合意升值幅度的一种算法[J];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6 金雪军;王义中;;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失调、波动与调整[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7 唐翔;;“富人社区效应”还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一个基于外生收入的实际汇率理论[J];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8 唐旭;钱士春;;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05期

9 卜永祥;;中国外汇市场压力和官方干预的测度[J];金融研究;2009年01期

10 刘晓辉;范从来;;人民币最优汇率制度弹性的理论模型与经验估计:基于价格稳定视角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端翌;;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政策搭配——基于Mundell-Fleming模型的探讨[J];财经科学;2008年11期

2 卢佳;王义中;金雪军;;流动性过剩、贸易信贷与持续贸易顺差——基于中国货币政策影响贸易收支渠道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9期

3 陈鹄飞;陈鸿飞;郑琦;;货币冲击、房地产收益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选择[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4 周亚军;;实际汇率、通货膨胀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5 顾鹏;;试论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J];当代经济;2011年06期

6 王佳彤;张君;侯瑞;;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7 张东辉;;中国经济理论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J];东岳论丛;2008年01期

8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穆西安;;汇率制度变迁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广东经济金融运行视角[J];南方金融;2009年08期

9 杜晓蓉;黄忠强;王燕娜;;中国外汇储备积累与中央银行非对称外汇市场干预[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11期

10 徐原;梁琦;;中国与六大贸易伙伴的汇率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治国;宋小宁;;经济结构、汇率与长期贸易顺差——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永华;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明;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谷宇;人民币汇率体制变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胡海林;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算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徐晖;人民币真实汇率研究:1994-2005[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杨东亮;国债理论研究与中国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9年

9 秦培景;人民币汇率、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晓鑫;基于金融视角的中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明;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强;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真实汇率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志远;基于STAR过程的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关系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谭远;金融危机下人民币货币篮子的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毕燕君;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6 谢意;中国货币错配现象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吴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的检验[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8 冯居君;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出口竞争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冯渤潇;中国通货膨胀与居民工资变动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玉江;朱钟棣;;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基于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7期

2 杨继红;王浣尘;;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响应股市泡沫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3期

3 刘红忠,张卫东;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之后的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4 刘沛,卢文刚;金融安全的概念及金融安全网的建立[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11期

5 王维;相对劳动生产力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8期

6 李婧;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向及退出战略[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7 范从来;刘晓辉;;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分析框架的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8 赵进文;高辉;;中国利率市场化主导下稳健货币政策规则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学(季刊);2004年S1期

9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10 郭建泉,周茂荣;弹性汇率制度下资本控制的经济效应——一个基于修正的Dornbusch“超调”模型的动态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荣英;论虚拟经济的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2 潘键;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J];实事求是;2003年04期

3 高晓雁;面对虚拟经济时代[J];理论前沿;2001年24期

4 郑继海;虚拟经济的界定及其对现实经济的影响[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5 何利强;虚拟经济与市场机制高效[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鲁育宗;;虚拟经济“双刃剑”[J];上海经济;2008年05期

7 马冀勋;肖金成;;“虚拟经济”对美国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9年05期

8 杜厚文 ,伞锋;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71期

9 刘金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联性的计量检验[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10 解琳英;杨彦臣;;试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J];今日科苑;2008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锴;李洪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王爱俭;张全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研究[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赵冰;;创新视角下的全球经济危机初探——从创新的均衡性谈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刘慧凤;;经济体系与会计的互动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薇辉;;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若干思考——谈我国适度发展“虚拟经济”[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刘慧凤;袁明哲;;对会计宏观社会后果的反思[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杜莉;;振兴东北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匹配发展[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8 王清涛;;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9 潘英丽;;关于虚拟经济的演进及其两重性的探讨[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强涛;;浅议发展虚拟经济与提高金融竞争力[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3优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瑞华;虚拟经济是把“双刃剑”[N];金融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李雁争;平衡实体和虚拟经济成为新命题[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郭晓亭;虚拟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小文辑;虚拟经济是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7年

5 李多全;如何促进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和谐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美股暴跌:悲剧式拯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张晓晖;八月再话大小非:“咕咚”来了[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主持人:本报记者 姜欣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协调发展[N];金融时报;2009年

9 西南财经大学 赵磊;虚拟经济“严重背离”了实体经济吗?[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黄嵘;央行冷风频吹 市场虚火仍旺[N];中国经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仲崇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周莹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及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李多全;虚拟经济基本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杨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于云江;国际资本市场运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龚颖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董俊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吴秋t,

本文编号:1778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778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3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