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的关键战略驱动因素分析与展业模式选择
本文选题:信托业 + 驱动因素 ; 参考:《上海金融》2013年02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信托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对我国信托行业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对驱动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可持续集约化发展模式应是信托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就未来展业模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trust industry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ust industry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nd analyzes the key factors driving its rapid development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s, respective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sustainable intensive development mode should b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trust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trust industry.
【作者单位】: 中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分类号】:F83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卫寰;;信托公司集约发展模式研究[J];上海金融;2011年07期
2 马勇;;可持续业务模式决定信托行业未来[J];资本市场;2011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戎武宏;我国信托产品创新问题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玉梅;当前我国信托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淑彩;;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控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邓旭升;肖继五;;我国集合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及市场风险评价——基于SVAR-GARCH-M模型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莉;中国信托业经营效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于立娜;我国信托公司盈利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张钟予;中国信托业财富管理模式转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宋蔚蔚;国外信托模式和品种类型对我国信托产品创新的借鉴[J];商业研究;2005年08期
2 沈富荣;利用信托制度进行不良资产处置[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09期
3 许雄斌;;信托创新产品的定价机制与模型[J];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4 翟立宏;个人金融产品的特性:不同角度的考察及启示[J];经济问题;2005年01期
5 翟立宏;;对中国信托业市场定位的理论反思[J];经济问题;2007年02期
6 林刚;孔刘柳;;我国信托产品创新模式研究[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方迈;我国信托投资公司新的市场定位与发展设想[J];山东经济;2002年03期
8 程治中,徐跃;银行业与信托业合作空间广阔[J];上海金融;2004年01期
9 张淳;;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信托受托人的特殊义务[J];中州学刊;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国言;论金融分业、混业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翟立宏;信托产品创新:要素解构与环境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李廷芳;我国信托公司业务定位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石纬林;信托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5 熊俊;中国信托业发展优化的制度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旭晖;我国信托产品创新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2 梁晓华;集合资金信托案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锐,谢卫;中国信托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改革;1995年06期
2 曾晓华,周媚;发展我国信托业的思考[J];经济学动态;1996年04期
3 杨晓华;关于我国信托业的探讨[J];决策借鉴;1996年04期
4 钟伟;我国信托业的现状及其向信托银行的转换[J];新疆财经;1996年05期
5 黄卫华;关于我国信托业跨世纪发展对策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1997年04期
6 马俊起;我国信托业的定位与出路[J];金融研究;1997年11期
7 高平,梁利;论我国银行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管理[J];辽宁经济;1997年08期
8 刘绍汉;浅议我国信托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金融;1998年12期
9 许观俊;信托业的风险和化解策略[J];广西金融研究;1998年05期
10 刘瑞波,赛志毅;试论信托业成为我国金融支柱产业的基本前提[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莉芳;;信托业的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分析[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孙飞;;中国信托时代必将莅临[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孙飞;蒲实;;构建中国信托业高能多元优化治理模式[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詹少仙;骆念蓓;;个人网上银行顾客忠诚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王志荣;;完善信托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方宁生;赵厚文;刘芳华;;在分业体制下向混业逐步转型——我国金融业发展现阶段的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旭;;信托公司收益承诺法规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旭;;信托公司收益承诺法规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李琼;信托业发展出契机[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方家喜;信托业清理整顿即将完成[N];经济参考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石伟 吴木銮;信托业明年将迎接大洗牌[N];经济日报;2004年
4 李玫;深国投继续领跑全国信托业[N];深圳商报;2005年
5 吕永朝;信托业重建金融信誉路漫漫[N];经理日报;2003年
6 于勇;信托业协会获国务院批准[N];经理日报;2004年
7 张跃先;信托业 面临改革与创新[N];安徽经济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冯珉;我省信托业为何不温不火[N];安徽日报;2004年
9 尤旭东;信托业:繁荣下的危机[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董沛;信托业何去何从?[N];工人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曹芳;中国信托业制度变迁与业务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郭辉;中国信托业: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吕芳榕;信托·信托产权·信托会计[D];暨南大学;2005年
4 熊俊;中国信托业发展优化的制度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5 余砚新;信托投资机构资本市场交易行为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6 苏多永;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梅;当前我国信托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李哲;我国信托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江龙;基于金融结构理论的信托业发展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邓敬贵;中国信托业风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杰;我国信托业的制度变迁与金融创新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6 朱晓红;对中国信托业发展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7 衣连明;云计算在证券行业应用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徐礼园;我国信托业X-效率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董意坚;我国信托业的经营模式选择与产品创新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张楠;中国信托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8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808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