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内在逻辑与治理政策建议——基于经济结构失衡的视角
本文选题:通货膨胀 + 经济结构失衡 ; 参考:《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摘要】:稳定物价水平,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制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针对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为"输入型"的观点,本文提出不同观点,认为我国通货膨胀主要由经济结构失衡所致,即为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一方面导致资源错配、效率不高,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导致外汇剧增和货币流动性过剩,需求面宽松。另通过CPI、投资等变量建立实证模型,验证了投资驱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结构失衡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并就此提出若干宏观调控的建议。
[Abstract]:To stabilize the price level and restrain inflation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goal for our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economic policies in recent years. In view of the view that inflation is "input typ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different views and holds that inflation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imbalance of economic structure in China, that is, the government led investment in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ed. On the one hand, driven and export-oriented economy leads to mismatch of resources, low efficiency and insufficient supply, on the other hand, it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excess liquidity and loose demand. In addition, an empirical model is set up by CPI, investment and other variables to verify that the imbalance of investment driven and export guided economic structure is the cause of inflation in China.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i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JY009)
【分类号】:F822.5;F1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燕;尹元生;;基于VAR模型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传导机制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素芹;;中国通货膨胀长期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06期
3 朱慧明,张钰;基于ECM模型的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4 刘喜和;;我国通货膨胀的短期动态特征与驱动因素比较[J];经济学动态;2011年06期
5 范志勇;;中国通货膨胀是工资成本推动型吗?——基于超额工资增长率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6 李占风;陈妤;;我国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的定量研究——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实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7 方燕;尹元生;;我国通货波动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07期
8 李成;王彬;马文涛;;国际石油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周期波动关系[J];统计研究;2010年04期
9 杨缅昆;;论外汇推动型通货膨胀及其治理——兼评输入型通货膨胀假说[J];统计研究;2011年11期
10 刘煜辉;;中国通货膨胀的经济逻辑与治理[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子联;;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辨析:1978-2007——一种源自Grange检验的否定[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陈黎明;吴伟;;价格传导关系变化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3 陈瑞欣;刘丽;;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特点的分析与判断[J];科技和产业;2011年08期
4 陈大豹;;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2期
5 朱连心;;本轮通货膨胀中的货币因素——基于月度数据的检验[J];当代经济;2011年10期
6 沈悦;申建文;;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状态空间时变参数模型的实证[J];当代财经;2012年02期
7 刘钻石;李丹;;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5期
8 温涛;陈思;;公众预期、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兼论通胀持久性的地区差异[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3期
9 段军山;郭红兵;;基于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中国货币状况指数构建及其应用[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3期
10 侯哲;郭春松;;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薛鹤翔;;中国的产出持续性——基于刚性价格和刚性工资模型的动态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丁志华;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朱映凤;中国通货膨胀的门限效应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李楠;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吉林大学;2011年
5 阎虎勤;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及其协调性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张营;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陈玉海;我国CPI预测数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夏新斌;我国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调控[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珂;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物价变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姚文华;PPI与CPI的传导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许道林;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计量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郭向明;基于压力测试的我国通货膨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耿孝福;世界500强的行业分布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诸幼玲;基于损失函数的汇率变动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秀钢;基于长记忆过程的中国通胀率与通胀不确定性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黄昕黎;2003-2008年中国通货膨胀原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齐丽;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10 李长江;我国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映翎,耿虹;提高利率是抑制物价上涨的一种有效方法[J];财经科学;1988年09期
2 周浩;朱启贵;;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与物价指数变动[J];财经科学;2006年06期
3 曾林阳;;国际石油期货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的影响——基于Almon PDL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08年12期
4 洪源;罗宏斌;;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理论诠释与中国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5 贺铿;;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6 王培辉;袁薇;;我国通货膨胀率动态特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7 朱连心;;本轮通货膨胀中的货币因素——基于月度数据的检验[J];当代经济;2011年10期
8 吕江林;利率到位:治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关键一环[J];当代财经;1995年04期
9 刘钻石;李丹;;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5期
10 吴力波;华民;;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美国和日本宏观经济的影响[J];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通货膨胀研讨会第一次公开在京召开[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年04期
2 刘仁祥;通货膨胀及其统计方法的中西方比较[J];江苏统计;1994年10期
3 韩月娥;通货膨胀对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4 董贵新;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经济危害[J];经济工作导刊;1995年09期
5 翁华建;通货膨胀:政策回顾与理论反思[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6 厉以宁;失业比通货膨胀更可怕[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04期
7 杨晓陆;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些看法[J];开放导报;2004年03期
8 杨柳;李力;;能源价格变动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我国1996~2005年间的数据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王喜平;;外资流入与通货膨胀的Granger因果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6年28期
10 陈友春;;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分析——基于非参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敏;严广乐;;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马恩棠;;工程建设项目评价中通货膨胀的处理[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徐俊武;罗毅丹;;过剩产能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的TVP模型考察[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高荣兴;;通货膨胀条件下的随机消费与投资最优控制[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5 李先波;黄国石;;理性预期对政府决策的影响[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叶阿忠;;我国通货膨胀的核估计和k-近邻估计[A];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陈东琪;;在“防胀”和“防滑”之间建立新平衡——近期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措施建议[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饶晓;;考虑通货膨胀与资金时间价值贴现影响的动态批量问题[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9 俞静;王作春;甘仞初;;存货投资、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波动[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孙玉栋;谭云;;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之花;房产投资有趋热之势[N];房地产时报;2007年
2 单羽青;高盛:必要的政策调控措施可能推迟[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3 谢国忠;中国工资上涨将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N];市场报;2006年
4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李义平;2008年宏观经济的若干特征[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5 张新辉;宏观调控PK通货膨胀[N];期货日报;2008年
6 本版编辑邋陈一舟 杨子 张敬伟 宋桂芳;工资与CPI挂钩[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员 葛兆强;通货膨胀防治与宏观调控能力提升[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周明;未降价地区房价下跌不可避免[N];中国证券报;2008年
9 周明;房价没调整的城市下半年都会调[N];市场报;2008年
10 方正期货研发中心 罗江华;通胀如何影响资产价格[N];期货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我国应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武征;中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楠;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吉林大学;2011年
4 齐鹰飞;短期通货膨胀动态:理论和中国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卢满生;我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潘方卉;基于预期、持续性和波动性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Mamudu Daffay;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的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顾书桂;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张五六;非线性通货膨胀持续性的贝叶斯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唐晓彬;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及其在我国经济周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羽;货币政策的通胀与通缩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2 肖宏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高恒亮;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齐永生;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其格其;通货膨胀下的大型项目投资经济分析及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6 常浩;通货膨胀对复杂库存系统的优化调度及其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杜黑;我国近年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周军;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黄琼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捷;声誉模型框架下的指数工资与通货膨胀[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22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82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