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声誉制度、非正式约束:信用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信用共同体模式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5 16:53

  本文选题:声誉制度 + 非正式约束 ; 参考:《上海金融》2010年02期


【摘要】: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信用共同体在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建立的信用共同体为例,介绍了信用共同体的基本模式和特征,并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加以分析,指出信用共同体的核心是声誉制度,其产生和发展源于我国制度不健全,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局部性。从长期看,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
[Abstract]:As an inform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the credit commun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of banks and enterprises and solving the financing problem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aking the credit community established by Tianjin Rural Cooperative Bank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mod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edit community, analyzes it from the angle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ore of credit community is reputation system.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riginates from the imperfect system of our country, and has a certain regional and local character. In the long run, a more perfect social credit system is need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
【分类号】:F83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革;刘涵;;农村合作银行信用共同体信用制度研究——以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创建的信用共同体为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白利红;杜纲;;中小企业信用共同体的融资战略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齐逢昌;;构建适应小额信贷业务的社区信用体系的启示[J];华北金融;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祝文峰;;“信用共同体”——农村互助担保融资新模式[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恒;;信用联合体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探析[J];会计之友;2012年18期

3 黎智俊;;关于构建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的博弈分析——基于传统模式与共同体模式的比较[J];征信;2012年04期

4 叶丽娟;;关于加强农村合作银行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革;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制度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一真;小额贷款运行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明超;民族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为社区银行的可行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喜仓;商业银行三种贷款方式比较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孙亮,吴荣;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1期

3 黄鹏,刘涛;面向中小企业融资: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咨询的SWOT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王月华,马海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5年14期

5 郭金林;契约配置与制度配置:功能比较[J];学术研究;2002年04期

6 尹文强,傅华,安妮,冯学山,严非,王克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SWOT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伟洵;;非正式约束理论与俄罗斯的经济改革[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盘娟梅;吴起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J];学术论坛;2006年09期

3 林军;对我国市场经济信用关系构建的思考——“信用缺失”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当代财经;2003年08期

4 ;导读[J];涉外税务;2003年09期

5 孙园;;加强我国税收信用制度建设[J];涉外税务;2009年12期

6 张晓霞;国家干预经济的深层次思考[J];社科纵横;1999年05期

7 李庆峰,杨义群,朱允卫;从我国证券市场两次制度变迁看非正式约束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胡军;东亚模式:危机过后的反思[J];亚太经济;1999年04期

9 蒋关军;西部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分析[J];生态经济;2005年10期

10 林俊伟;;深圳二线管理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国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张海清;;泰安市“信用共同体”实践及模式创新探讨[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魏黎;沈红;;大学生资助制度的理性重构——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蒋关军;;西部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安亚人;宋英慧;;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经济学思考[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5 刘学敏;;制度高于技术——论通过制度建设推进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文炯;;现代化和消费:都市回族社区研究的新视点——读美国人类学者玛丽丝《在北京和麦加之间》一书[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徐翠红;;刘铭传经营基隆煤矿之探讨[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新;;普京时期的俄罗斯经济转型:从制度移植到制度创新[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9 高兴民;;WTO与经济特区发展——从制度兼容与经济绩效谈起[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赵正龙;陈忠;;企业网络结构与惯例的自然选择[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明生;提倡具有“问题意识”的学术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2 南京市白下地税局 季志春邋夏亚非 鲁新 赵滨;论非正式约束规则在税务行政管理中的运用[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杭行;经济学是怎样预测奥运奖牌数的[N];解放日报;2008年

4 王阵钧 陈辉华;信用制度建设政府推进是关键[N];建筑时报;2006年

5 燕红忠 万芸;传统文化对晋商信用生成机制的影响[N];太原日报;2006年

6 马宏伟;文化·传统·创新[N];人民日报;2001年

7 延国胜;关于构建农信社内控制度体系的思考[N];科学导报;2005年

8 邹兵;有关制度的基本理论[N];广西日报;2004年

9 丁骋骋;浙江模式与浙东学术文化血脉相连[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杨培芳;警惕博弈万能论陷阱[N];人民邮电;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豪;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运良;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孙园;我国税收管理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谭伟;中国企业避税治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王荣昌;会计制序论[D];厦门大学;2008年

6 魏朗;基于纳税人行为的税务稽查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李飞;税收成本及其控制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潘向东;高技术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基于制度安排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徐林;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李翠玲;晋商票号的信用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仁贵;论转型期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非正式约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星彬;中国房地产市场信用缺失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赵劲松;近代股份制企业的家族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奚倩;税收信用体系建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江会华;上饶市滨湖地区国税征管效率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6 陈宇华;产权制度演进与经济增长[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立明;关于发展新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俞晓莹;我国公立高校社会捐赠的筹措与运作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沈越;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法律监督[D];湖南大学;2007年

10 邓昀;论我国寿险个人营销制度的改革[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48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848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