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与运作模式探讨
本文选题:金融体系 + 减排量 ; 参考:《投资研究》2010年07期
【摘要】:正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减少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环保项目的投融资、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金融是引导资源配置最重要渠道之一,碳金融可以将金融资本和低碳经济项目、低碳产业联通起来引导相关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动力机制。加快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有利于
[Abstract]:Positive carbon finance refers to various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financial trading activities that serve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cluding trading and investment in carbon emission right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n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of low-carbon environmental projects. Banks'green credit and other relate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ctivities. Fina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nnels to guid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Carbon finance can connect financial capital and low-carbon economic projects, and low-carbon industry can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real economy, which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arbon Finance system is beneficial to
【作者单位】: 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蕊;冯秋菊;;企业节能减排审计调查[J];中国审计;2010年17期
2 窦曼莉;刘家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的构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曹海丽;;碳交易中国悬念[J];中国改革;2010年05期
4 周慧;;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研究述评[J];青海金融;2011年06期
5 ;2011年度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量及投资额核算方法审定[J];交通标准化;2011年13期
6 傅潇潇;;碳金融源起及趋势[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年07期
7 肖芊;;关于充分运用金融手段发展天津市节能减排事业的设想[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1年02期
8 ;交通产品认证中心/标准计量研究所积极探讨节能减排量的审核确定及检测方法[J];交通标准化;2011年13期
9 胡剑波;石峰;;中国的CDM项目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投资研究;2010年06期
10 梁思;;稳定楼市对整体经济有利[J];港澳经济;199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勇;杨娜;;日本区域低碳社会建设规划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丁志杰;;危机、变革与机遇[A];“金融危机发展趋势与对策”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郑小婧;姜宁;魏守华;;转型金融体制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的考察——以长三角地区为背景[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戴志敏;;江西金融体系协调发展模型构建及实证[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孙玮;王九云;;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金融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郭晔;赖章福;杨娇;;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再讨论——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风险转移与互动[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课题组;李扬;;关于中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构想[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8 孙飞;蒲实;;中国地产金融发展的路径优化与大趋势:多元化与国际化[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飞;蒲实;;中国地产金融的科学发展观:以信托为主线的多元化与国际化[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程惠霞;;金融生态优化中的监管目标及其两重权衡[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刘永华 通讯员李景云;累计减排量达五十余万吨[N];石河子日报(汉);2011年
2 本报记者 马玉荣;碳金融:中国重构世界金融体系新契机[N];证券日报;2009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金融体系应支持中国低碳经济发展[N];证券时报;2009年
4 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部总经理、河北改革战略研究会常务理事 孙双伦;农村应构建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N];河北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新龙邋通讯员 胡安慰 李刚;年减排量合计近600万吨[N];湖北日报;2008年
6 CUBN记者 郭安丽;低碳经济呼吁多元金融体系支持[N];中国联合商报;2011年
7 记者 王磊;宝钢与英、瑞公司签订《核证减排量买卖协议》[N];中国冶金报;2008年
8 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09级 孟鑫;诚信是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基石[N];消费日报;2011年
9 记者 杨晓;川威“减排量”售给国际买家[N];四川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李欣瑶;年减排量在35万吨左右[N];甘肃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清;基于金融体系视角的银行稳定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范学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5中国的实证检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春田;中国金融发展、投资与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乃合;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高新宇;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蔡丛露;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黄霞;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汪洋;国债的金融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9 马林武;我国股市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赵燕;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FDI溢出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章荣;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张楠;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刘铮;碳金融体系及其效率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瑜;石油价格对世界金融体系冲击的传导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谈诗;武汉城市圈环境金融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楠;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李冬梅;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王娜;中国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体系的相关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9 刘鹏宇;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马展;养殖场甲烷回收利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案例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65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86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