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道德风险、监督结构与农村融资机制设计——兼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发布时间:2018-05-10 13:44

  本文选题:道德风险 + 组织化 ; 参考:《金融研究》2010年06期


【摘要】:农民融资难是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核心问题。由于农村普通缺乏抵押品,如何发展抵押品替代机制是农村融资机制设计的关键。我们的分析表明,组织化(或分散化)和监督有助于降低最低抵押品要求,是农村金融市场两个重要的抵押品替代机制。凭借现代农村转型中的组织化资源,通过农民自组织(合作化)以及他组织(中介化),充分利用农村各类金融资本(或新型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在资本提供、监督和/或技术咨询和担保上的优势,可以设计出有效的融资(监督)结构,实现农村各类金融资源的有效联结,从而改善农户融资条件。此外,改变农村政策环境如实施恰当的农村财政补贴政策和鼓励适度竞争的金融监管政策也有利于促进农户融资。本文从农村融资机制设计的角度为理解农村金融体系安排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分析结论对于当前我国小农经济现实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尤其具有启发意义。
[Abstract]:Farmer financing difficulty is the core problem that rural financial system faces. Due to the lack of collateral in rural areas, how to develop collateral replacement mechanism is the key to the design of rural financing mechanism.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organization (or decentralization) and supervision help to reduce minimum collateral requirements and are two important collateral substitution mechanisms in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With the help of the organized resourc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rural areas, the rural financial capital (or new typ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new type of rur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re provided by the peasants' self-organization (co-organization)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intermediation). The advantages of supervision and / or technical advice and guarantee can design effective financing (supervision) structure 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all kinds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thus improving the financing conditions of farmers. In addition, changing the rural policy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ppropriate rural financial subsidy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policy to encourage moderate competition are also conducive to promoting farmers' financing.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arrangement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design of rural financing mechanism. The conclusion of the analysis is particularly instructive for the reform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under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smallholder economy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高管薪酬设计与金融风险防范”(10CJY07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农村融资制度创新研究——基于机制设计的视角”和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项目资助
【分类号】:F83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晏露蓉;赖永文;张斌;朱敢;;创建合理高效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2 刘锡良,洪正;多机构共存下的小额信贷市场均衡[J];金融研究;2005年03期

3 周立群,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2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陈爱林;金融结构的理论、现实与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崔慧霞;农业资金投入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陈跃雪,吴先忠;京郊农民储蓄行为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宋岩;浅论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借鉴[J];商业研究;2002年03期

7 毛泽盛;金融深化论与发展中国家金融创新[J];商业研究;2002年08期

8 孙家良;金融抑制与消费需求[J];商业研究;2003年12期

9 李伟明,张永生;对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年02期

10 丛丹阳;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审视和发展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郭红东;蒋文华;;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安排与履约——一个一般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对订单蜂业的应用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蒋新民;余绍海;夏顺义;;抓好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推进农技推广体制改革[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张闯;夏春玉;;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力结构与组织体系的构建[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毛爱华;衣华鹏;由秀萍;;量化方法在确定农业产业化地域模式类型中的应用初探[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夏春玉;薛建强;徐健;;农产品流通: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一个分析框架[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程书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6 胡援成;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张志杰;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刘辉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苑德军;金融创新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陈浩;中国金融体制转型中的利率市场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伟;我国土地信用制度构建的探索与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4 刘卫江;WTO与中国金融业开放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5 费元兵;论供销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及其发挥[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6 张京;我国转轨时期利率政策的实证分析——兼论利率市场化[D];西北大学;2001年

7 周少波;金融压制与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8 周英;中国国债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9 卓越;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D];湘潭大学;2001年

10 贾红刚;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绩效的实证检验[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俊文,赵红;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数理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2 程剑鸣;融资担保风险中的不确定因素控制及其应用[J];当代财经;2005年09期

3 周立群;组织理论与组织经济学[J];经济学动态;1998年05期

4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5 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6 王霄,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7 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8 程海波,于蕾,许治林;资本结构、信贷约束和信贷歧视:上海非国有中小企业的案例[J];世界经济;2005年08期

9 孙壮志;浅谈担保公司经营模式的构建[J];事业财会;2003年06期

10 周立群,曹利群;农村“分包制”组织形态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大伟;赵彦辉;;信息不对称下的医患关系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2 潘城城;张林月;;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优劣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3 戴克翔;;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股权激励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1期

4 顾海峰;;中小企业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信贷配给视角下银保风险协作机制的建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张谦智;吴国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6 黄金芳;刘延平;孙杰;;工程项目组织激励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0年01期

7 周波;;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道德风险的博弈论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8 彭海辉;陈红;;从表外负债看次贷危机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4期

9 段绪柱;;超越制度建构与秩序内生——和谐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行政论坛;2010年02期

10 薛凤蕊;乔光华;侯安宏;;农牧业公司化经营模式的制度经济学探讨——基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实证分析[J];学术论坛;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闪闪;方威;;我国农产品流通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讨[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高艳;夏珑;;公民参与视角下的河北省人民群众建议征集制度[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罗建建;;我国行政管理浅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吕雪枫;;突破瓶颈提高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绩效[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研究——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创新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焕兵;闫毅;李豹;吴立新;;多金属氧簇复合物溶液中自组装与结构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季苹;;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述评[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8 王兆t,

本文编号:1869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869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1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