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双边道德风险、股权契约安排与相机谈判契约

发布时间:2018-05-16 22:03

  本文选题:双边道德风险 + 股权契约 ; 参考:《管理评论》2010年08期


【摘要】:基于创业投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创业投资双方均不是完全意义的剩余索取权人,会产生双方努力行为不足、以及创业企业家谋取私人收益的视角,将私人收益与努力水平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比较分析了股权契约情况下,双方在信息完全与信息不完全两种情况下的努力水平,得出结论股权契约安排会产生双边道德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改变以往一直讨论的应该选择股权、债权或可转换债券等契约工具来降低双边道德风险的思路,得出结论:通过采取引入私人收益,并通过控制私人收益来间接激励双方的努力的思路,以实现降低或减缓双边道德风险的目的。
[Abstract]:Based on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venture capital, neither side of the venture capital is a fully meaningful residual claimant, which will result in insufficient effort on both sides, and the angle of view that entrepreneurs seek private income. Combining the private income with the level of effor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level of effort of both sides in the case of 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in the case of equity contract. It is concluded that bilateral moral hazard will arise from equity contract arrange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paper changes the idea that we should choose contractual instruments such as equity, debt or convertible bonds to reduce the bilateral moral hazard. And through controlling the private income to indirectly stimulate the two sides to work har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or reducing the bilateral moral hazard.
【作者单位】: 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09CG68)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1601)
【分类号】:F830.9;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殷林森;胡文伟;;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8年01期

2 殷林森;胡文伟;李湛;;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研究前沿与思路探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西亮;风险投资中的契约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松;方世建;;企业家与联盟公司在不完全契约下的创新行为博弈[J];财经科学;2008年08期

2 南旭光;周志高;;基于控制权分配的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激励[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罗慧英;南旭光;;创业投资中规避道德风险的股权融资契约设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王兰;;控制权在风险投资业中的配置优化问题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罗慧英;;风险投资的控制权分配与双边道德风险激励[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12期

6 殷林森;;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者契约关系分析[J];征信;2009年05期

7 王冬;李哲;谢晓冬;;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对风险企业中联合投资股权配置问题的探索[J];经济师;2009年08期

8 谢贻美;谭建国;陈磊;;创业投资中双边道德风险及博弈分析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2期

9 吴斌;徐小新;何建敏;;双边道德风险与风险投资企业可转换债券设计[J];管理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谢海东;;中国创业投资的风险结构及其管理机制探析[J];江苏商论;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殷林森;基于双边道德风险的创业投资契约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范云翠;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合作竞争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徐梦周;创投机构战略选择与投资绩效[D];浙江大学;2010年

4 于娟;美国风险投资中的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声凑;风险投资企业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配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鲁皓;风险资本市场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郑庆伟;基于双重委托—代理运作模式的我国风险投资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召敏;风险资本投融资阶段的契约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代栓平;创新型企业融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侯剑平;美国风险投资示范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秋永霞;风险投资契约机制及其相关互动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7年

5 杜甲;我国政府主导型风险投资治理机制设计[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6 余华;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中有限合伙人权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刘松;公司风险投资中的双边道德风险及治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程娟;我国保险资金参与风险投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杨丽;契约安排对风险投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刘子奇;陕西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共生界面有效性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广领,夏恩君,闫绪娴;风险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2 刘志云;WTO规则下我国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措施的重构[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汤宏波;;高学历“追逐症”与失业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基于斯宾塞劳动力市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4 左志锋;;市场条件、竞争状况与资本结构的关联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5 张东生,刘健钧;论创业投资风险控制的制度安排[J];财贸经济;2000年03期

6 黄孝武;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企业间的激励约束机制初探[J];财贸经济;2002年01期

7 卓敏,李彦;我国风险投资机制模式的构想[J];财贸经济;2003年05期

8 郑可,郑晓齐;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及我国可采用的现实途径[J];财贸经济;2003年06期

9 赵玉海;政府风险投资的功能定位和运作思路[J];财贸经济;2003年07期

10 阙光辉;;电力市场交易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的选择[J];产业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纪纯;风险资本的投资决策与契约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欧阳昌民;中国风险投资契约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林森;;考虑私人收益的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研究[J];软科学;2010年03期

2 牛建波,徐伟;股东参与治理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05期

3 张正国;;融资契约中剩余控制权配置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3期

4 柴正猛,张杏玲;跨期激励相容股权契约设计的Bayes数学模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徐凯;;公司债权治理的时间序列实证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年08期

6 孙盛典;孙昌群;;风险投资股权契约的设计与履行效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2期

7 曹国华;潘蓉;;风险投资中双边道德风险、双边逆向选择及其治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1期

8 朱国泓;赵佳俪;;并购的异化:理论模型及其政策含义[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2期

9 查冠华;E.CCD和微型机在高速相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光子学报;1990年04期

10 刘国亮;范云翠;;基于合作研发与推广的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的双边激励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云;曾勇;郭文新;;双边道德风险下的可转换证券融资[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声凑;曾勇;;企业家过度自信情形下创业企业项目价值的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文新;苏云;曾勇;;风险规避、双边道德风险与风险投资的融资结构[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勇;;债权融资下的控制权安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周建勇;;警惕国家俘获——对一种新型腐败的分析[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曾欣;;创业板融资模式中的企业家道德风险[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李双金;;剩余控制权及其不同来源对公司治理的影响[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8 韩建平;;建立中国计量校准体系的研究[A];中国计量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宋敏;熊碧玉;张安录;;浅议农地城市流转私人决策的市场失灵[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10 佟刚;李霁;曹永刚;陈涛;;基于CameraLink的视频分配系统[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廷惠;教育腐败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成本[N];中国信息报;2001年

2 仲继银;股份公司的挫折与希望[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3 陈彩虹 (学者);片面却深刻[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张胜芳;关于公司治理的思考[N];首都建设报;2007年

5 ;推进市场化改革增强货币政策效果[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王彦;高等教育收费的经济学分析[N];光明日报;2008年

7 义川;有多少信用可以重建(未完待续)[N];网络世界;2001年

8 洪修文;投资者法律保护:公司治理研究的新思路[N];光明日报;2006年

9 秋风;县区领导们在为什么辛苦[N];南方周末;2007年

10 严若森;中国经济转轨与国有企业重构[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林森;基于双边道德风险的创业投资契约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赵西亮;风险投资中的契约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彭华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中的大股东私人收益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书林;国有企业民营化、控制权转移与私人收益[D];辽宁大学;2011年

5 李竟成;创业企业的融资契约安排[D];西北大学;2007年

6 郭文新;基于金融合约理论的风险投资资本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臧佳;基于MPSoC的空间光学CCD遥感相机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8 梁铄;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企业并购与资产剥离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燕志雄;激励、控制权安排与金融合同[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雷新途;不完备财务契约缔结和履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牛虎;同幅双速跟踪成像CCD相机控制软件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邹敏;试论国有企业的相机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董博宇;创业投资家与创业者双边道德风险治理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晶;数字摄影技术在矿山提升设备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潘蓉;基于公平偏好的风险投资双边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朱彩丽;家族企业创业者与职业经理人合作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谭健;非对称信息环境下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柴梅平;人脸检测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9 苏云;双边道德风险下风险投资资本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陈雄峰;财务契约论下的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98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898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e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