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权信用评级变动与政府债务风险
本文选题:信用评级 + 政府债务风险 ; 参考:《中国金融》2010年10期
【摘要】:正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引起了金融体系的动荡,金融危机中政府替代民间企业和金融机构承担风险的结果是政府借债增加,特别是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主权债务风险引起了国际市场的极大关注。2010年初日本主权信用评级也遭遇降级,日本政府债务风险也进
[Abstract]: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is sweeping the world has caused turmoil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government took the risk of replacing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result was an increase in government borrowing, especially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Greek sovereign debt crisis. Sovereign debt risk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Japan's sovereign credit rating was also downgraded in early 2010, and Japanese government debt risk also increased.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分类号】:F83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青庚;建立基于企业价值的信用评级体系[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2 刘攀,吴冬梅;试论信用评级制度对信用风险的弱化作用——基于合约经济学的分析[J];西南金融;2003年11期
3 王欢;;论金融信用[J];科学之友(B版);2007年10期
4 黄婵华;王琼芳;;无担保公司债券的发展与信用评级的关系[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7期
5 夏颖;;关于信用评级对债券回报率的实证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8期
6 冉俊;;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问题研究[J];征信;2011年03期
7 邓盛昊;;“次贷危机”对我国信用评级的启示[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9期
8 陈朴;姜振寰;;国外债券信用评级的要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曹吉平;;突破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发展困境的几点思考[J];河北金融;2009年07期
10 马永健;;企业首次发行海外可转换公司债与信用评级之影响——以台湾地区为例[J];企业导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柳;;关于在美国信用评级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争论及启示[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贾强;杨华;徐靖波;;后危机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余其煌;;信用评级及信用等级的转移[A];Data Analysis,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4 陈红;郭志明;;影响我国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玲;曾维火;;基于Z值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等级转移矩阵实证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孙日瑶;;征信管理应注重加强品牌建设[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于兆吉;;基于信用级别的银行信贷优化模型[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8 王建军;岳嵩;;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傅建武;;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困境与信托运用[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10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金融安全若干问题研究[A];2009—2010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俄罗斯联邦国家信用评级报告[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干江东;我省信用担保机构首次开展信用评级[N];贵州日报;2008年
3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郑春峰 实习生 郑李;国家主权信用评级首次发出中国声音[N];南方日报;2010年
4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信用评级报告[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孙艳茹 李延霞;波兰信用评级展望被下调[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吴晶妹;信用评级业酝酿变革[N];人民日报;2010年
7 王信川;推动信用评级业创新发展[N];经济日报;2011年
8 郭茹邋徐春英;郑杨:发展信用评级 推动外汇市场[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记者 何显春;我省信用担保机构首次开展信用评级[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商业承兑汇票拟作信用评级[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贵清;信用风险评级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苏宁华;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石智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内部评级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张玲;基于判别分析和期望违约率方法的信用风险度量及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李兴法;信用风险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秦默;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7 冯建友;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发展与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张利;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郑大川;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10 肖洪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征永中;中国建设银行客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2 王平;商业银行企业客户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3 廖昆;我国MBS信用评级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徐光勇;一种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方法及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贾晓楠;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评级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严富国;银行内部信用评级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7 陈实;商业银行信贷领域信用评级及信用风险度量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曾维火;商业银行信贷评级及其经济资本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陈箫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缺陷及其对策[D];四川大学;2005年
10 伍可珂;湖南省工商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20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920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