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金融监管目标权衡及其模式的递进

发布时间:2018-05-30 16:14

  本文选题:金融生态 + 金融生态优化 ; 参考:《改革》2010年02期


【摘要】:金融生态及其优化是一个涉及整个金融体系诸多相互矛盾变量的复杂问题,但在根本上是还原金融监管的目标、价值与哲学。它涉及安全、效率与公平竞争目标的多元权衡,以及"合规"与"风险"监管模式的权衡。金融生态优化的目标是通过金融监管的制度化构建,确保不同规模金融机构在产品或业务平台上平等竞争,为国民提供财富增长载体与手段,为我国通向金融大国之路奠定基础。
[Abstract]:Financial ecology and its optimization is a complex problem involving many contradictory variables in the whole financial system, but fundamentally it is the goal, value and philosophy to restore financial supervision. It involves multiple trade-offs between the goal of safety, efficiency and fair competition, and a balance between compliance and risk regulation. The goal of financial ecological optimization is to ensure tha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f different sizes compete equally on products or business platforms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provide the carrier and means of wealth growth for the people. For our country's road to a financial pow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批准号:04CJY024)
【分类号】:F8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建中;刘桂东;;论金融生态系统提出的理论渊源及其假设条件[J];财经科学;2007年08期

2 王霞;;我国金融生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胡衍强;沈柯;邵建利;;我国金融生态系统的和谐性研究[J];海南金融;2007年03期

4 林永军;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8期

5 徐诺金;;论我国金融生态环境问题[J];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6 王伟;陈华;;国外金融生态最新文献综述:基于金融安全视角[J];价值工程;2007年03期

7 张球;;金融生态演化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年02期

8 衣长军;;从金融共生理论看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和谐发展[J];商业时代;2008年08期

9 葛敏;周密;;和谐金融下的金融生态研究进展[J];未来与发展;2007年06期

10 韩国文;王浩权;;论金融生态的研究意义与金融生态学的研究内容[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德信;;代理人为什么接受委托人的损害:“公有关系合约”的注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陈哲;余吉安;张榕;;金融生态视角下的金融监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刘佳勇;;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企业网络效率边界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10期

4 王兴化;张立富;;企业多元雇佣的新制度环境分析[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5 林勇;非正式制度对海外华人经济发展的作用初探[J];八桂侨刊;2004年05期

6 何明珂;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于唤洲,徐余庆;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对中小企业理论的支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吴昊,杨梅英,陈良猷;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纵向效率边界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袁丹;谢元态;谢奇超;;基于效率视角的金融生态研究综述[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汪锋;关于企业边界——基于交易经济学和分工与专业化理论上的研究评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建明;;两岸农业合作中的土地问题与土地配置方式选择——以闽台为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峰;;企业的性质:公司治理角度的分析——一个解构性假说[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3 林丹明;叶会;解维敏;;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来自信息技术行业的经验研究[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何晓星;;再论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伟;;金融生态与企业稳健型财务政策选择行为——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王爱群;;信息——企业内部控制的本原——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程惠霞;;金融生态优化中的监管目标及其两重权衡[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曾建中;;货币供给外生抑或内生——基于生态系统的分析视角[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9 岳耀智;;流通体制改革在于创新与规范[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韩喜平;徐景一;;构建劳资和谐共赢的分配格局[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常海庆;媒体规模经济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陈志新;基于动态信用农户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婧;企业纵向边界、生产组织与区位分布的选择[D];浙江大学;2009年

7 蒋满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胡继立;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范思琦;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臧兴兵;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钰;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科峰;株洲市X新材料有限公司销售人员的薪酬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开;论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唐湘博;论服务业跨国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分而治之[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6 唐文娟;基于内生成长的服务业跨国公司CEO收入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郑慧;沿海经济圈金融生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陈岩;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磊;吉林省金融与经济互动机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谭小明;南昌市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鹏,姜玉东;我国金融生态体系的改进与优化[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2 皮天雷;段宇信;;金融生态中的法律制度探讨——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J];财经科学;2006年03期

3 叶德磊;;论我国金融生态圈优化与金融创新的功效[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4期

4 韩继云;当前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因素、利弊及管理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05年01期

5 王礼;钟意;陈琼英;;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中“金融生态”的研究综述[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陆磊;金融生态与信贷关系[J];南方金融;2005年07期

7 黄娜;路杨;;金融生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论坛;2006年19期

8 易宪容;卢婷;;基础性制度是金融生态的核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2期

9 马凌霄;李成;;金融生态平衡:金融安全研究的新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3期

10 周小川;法治金融生态[J];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韩平;[N];金融时报;2005年

2 宋逢明 谷秀军;[N];金融时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晓琳;金融共生背景下的非正式金融制度演进[D];吉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汝强;高冬民;;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成效和困难——一场监管价值观变革引领的全面变革[J];西部金融;2008年03期

2 葛志强;;反洗钱风险监管理论及应用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3 吴正德;;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机制研究[J];金融纵横;2010年12期

4 谢汉全,谢圣洲;商业银行应如何进行信贷风险监控[J];广西金融研究;1998年03期

5 王晓洪;试论我国金融风险现状与央行风险监管[J];经济师;2001年08期

6 徐龙华;;国际银行风险监管评估与预警系统探析[J];国际金融;2001年02期

7 舒海棠;入世后如何强化我国银行业监管[J];企业经济;2004年12期

8 ;动态扫描[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年10期

9 翟晓巍;;从《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看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1期

10 叶青;;虚拟财产交易平台相关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大力;;论衍生金融市场风险的监管[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王文荣;杨东方;;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在我国的运用[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秦凤鸣;;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协调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4 田作全;;农业银行扁平化改革后的风险控制[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朱俊生;庹国柱;;车险市场不正当竞争风险的根源及其治理[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马红霞;;美国混业金融集团的风险特点及其监管创新[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宋兆岗;;提升信贷风险控制能力途径的探讨[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8 宿迁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9 刘颖;李莉莎;;中国的电子银行:现状和法律[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克会;方曼;门永生;朱伟;;城市安全生产风险监管要素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周荣祥;唐双宁:5家银行拟设保险公司[N];证券时报;2006年

2 记者  吴进宇 通讯员  尹珀;北京银监局 加强对关联客户授信风险监管[N];金融时报;2006年

3 俞靓;刘明康:加强对跨境业务的风险监管[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罗新宇 张建平;银监会强化外资银行风险监管[N];经济参考报;2003年

5 记者 王智;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N];经济日报;2006年

6 黎支兵;采取有效措施 夯实银行信息系统风险监管[N];金融时报;2007年

7 记者 卢海;强化风险监管 推动银行业改革[N];青海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苗燕;银监会:不能失守风险监管底线[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记者 石仁坪;风险监管参照银行 金融租赁或戴47个“箍”[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戴磊;风险监管:商业银行腾飞的必由之路[N];金融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轶;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梁丹;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熊玉莲;金融衍生工具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向宇;金融全球化下的银行全能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王石;中国金融衍生品研究与中国期货市场实践[D];吉林大学;2006年

6 徐加胜;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李亚敏;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佟德庆;期货市场风险及其监管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9 田洪;中国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国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寒凝;我国村镇银行风险监管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2 王玉静;中国融资券交易的风险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曹元鹏;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及风险监管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

4 李晓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何云龙;试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钟毅;基于VaR模型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系统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7 张国堂;我国次级债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冉曦;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刘仕超;金融全球化下银行业法律风险监管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商晓航;中外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55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955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d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