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金融生态系统失衡及调节机制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31 08:44

  本文选题:金融生态平衡 + 内在调节 ; 参考:《理论学刊》2010年08期


【摘要】:通过分析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在调节机制、外在调节机制,确定了影响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在调节效果和外在调节力度的各项指标,从宏观经济风险、银行风险和股票市场风险三个方面建立起度量金融生态系统平衡性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1993—2007年间我国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在调节机制和外在调节机制对金融生态系统平衡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若干结论与政策建议。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internal regulation mechanism and external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financial ecosystem, this paper determines the internal adjustment effect and the external adjustment intensity of the financial ecosystem, and from the macro economic risk, it determines the internal adjustment effect and the external adjustment intensity of the financial ecosystem. Three aspects of bank risk and stock market risk are established to measure the balance of the financial ecosystem,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other 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s.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gulation mechanisms on the balance of financial ecosystems in China from 1993 to 2007, and draws some conclusion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analysi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金融生态演进与实体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0873068)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课题“金融生态系统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项目编号:2009108125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2.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2 金雪军;朱建芳;;中国各地区金融市场化的实证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4期

3 叶陈刚,贺祖泽;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和目标[J];经济导刊;2005年11期

4 韩廷春;林磊;;制度因素对中国金融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7期

5 郭媛媛;林鸿;;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现状、绩效与总体评价[J];开发研究;2008年02期

6 《中国金融风险与经济稳定发展》课题组,余根钱;中国金融风险与经济稳定发展[J];统计研究;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辉;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明贵;黄新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2 严忠;李伟军;陆磊;;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协整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郭敬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权利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刘绘;;区域金融稳定评估应用模型[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5 周媛媛;功能视角下的国债市场[J];商业研究;2002年03期

6 彭荣胜;;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7 彭荣胜;;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8 王燕杰;;我国经济增长多因素模型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包旭;;我国金融市场化与资本回报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10 汪锋,张宗益,康继军;中国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勋来;;制度变迁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宪;;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刘宪;;劳动者报酬下降、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胡永刚;;体制变革中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蒲春玲;;新疆土地资源利用的生产要素贡献分析[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明;汽车产业成长影响变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邱洪华;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丘国强;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美宏观经济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石宝林;我国交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石盛林;我国县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李国荣;中国统计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启仿;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8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9 蒲春玲;新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10 计志英;中国转型期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灿;银行业移动服务的消费者采纳决策模型及定价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齐梅英;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乔家立;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曹诗卉;经济增长中内生制度的功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睿婕;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晶;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林士惠;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化指数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邢栗;WTO框架下典型沿海经济区开放体制创新模式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杨晓龙;中国金融自由化效应分解:经济增长、金融风险以及收入分配[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毅,申洪;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度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2年09期

2 谈儒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4年12期

3 金玉国;市场化进程测度:90年代成果总结与比较[J];经济学家;2000年05期

4 卢中原;胡鞍钢;;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3年12期

5 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6 李羽中;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与比较[J];经济研究;1998年01期

7 刘小玄,郑京海;国有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1985~1994[J];经济研究;1998年01期

8 周业安,赵坚毅;我国金融市场化的测度、市场化过程和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05年04期

9 沈坤荣;中国外资引入与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效应——经济计量检验与分析[J];统计研究;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治民;汪燕敏;韩扬;;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资源配置的经验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张建,阎岩,刘学宗;典型相关分析在科研投入产出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1年08期

3 龙凤莉;;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军虎;;我国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典型相关分析[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5 郝香芝;李少颖;;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33期

6 苗芳;刘新平;;影响旅游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及应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任义君;;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典型相关分析[J];学术交流;2008年04期

8 任建军;;各类投资资金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变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8期

9 曾思敏;陈圣滔;苏国会;余运君;万春春;王亮;;典型相关分析在银行资本结构与收益产出分析中的应用[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柯崴;;资产负债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定祥;;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分析股市的若干特性[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徐向艺;郭妍;徐英吉;;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联动的典型相关分析——基于山东省的实证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3 杨焰平;陈伟强;;云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典型相关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基于欧美发达国家广泛关注的先进研究手段实证分析[A];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材料[C];2009年

4 何丽娟;丁进国;韩桂凤;;典型相关分析在对体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苗敬毅;;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典型相关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智才;;用典型相关分析作山西夏季降水预测的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阳;沈楚玉;;用典型相关分析建立MESFET线性统计模型[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8 娄德君;李治民;王冀;;降尺度方法在黑龙江省月气候预测中的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9 周意丹;;手术病人心理特点的典型相关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简恒;曾善玉;杨怀文;张刚应;张善稿;;线虫侵入率与侵染期线虫主要性状的相互关系[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明辉;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张东平;城市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过程酸性气体排放及其人工神经网络预测[D];浙江大学;2003年

3 张鲁青;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张路;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杨冬宁;住宅价格的多因素动态分析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申恩平;企业群落演化路径与厂商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钱冈;基于集群式发展观与动态能力观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于少勇;篮球运动员团队信任的自陈测量及影响因素与效果[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9 茅力可;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心理帐户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侯得裕;影响员工角色知觉及工作态度之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晓丽;基于遥感与GIS的湖北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2 孙培立;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类型及时空演变的驱动力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孔朝莉;农业投入产出统计模型建模方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谷珊珊;领导能力与员工个人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阮蓉;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于源;大豆组织蛋白的热特性及其与品质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智沛;我国主要林产品进口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赵琨;科技中介与科技产业集聚互动作用的量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9 刘元秀;上市公司竞争力的统计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10 朱慧;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关联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59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959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e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