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论货币与国家认同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8-06-21 20:23

  本文选题:货币 + 国家认同 ; 参考:《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摘要】: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也强烈冲击着传统民族国家,国家认同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现代货币作为民族国家权力建构的产物,本身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图像、货币语言、货币体验与货币信任是现代货币建构国家认同的四种主要方式。通过这几种方式,作为国家认同的现代货币发挥着合法性辩护、激励民族情感、协调社会活动、整合国家力量等重要功能。
[Abstract]: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also strongly impacts the traditional nation-state, and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ident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s a product of nation-state power construction, modern currency itself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identity. Money image, monetary language, monetary experience and monetary trust are the four main ways to construct national identity of modern money. Through these ways, modern currency, as a national ident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fending legitimacy, motivating national emotion, coordinating social activities and integrating national power.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基金】:四川省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球金融危机:马克思经济哲学重大个案研究》(SC09C008) 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货币、国家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视角》(ZJX0807)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F821;D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崔金云;;合法性与政府权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3 杨文革;;马克斯·韦伯政治合法性理论评析[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4 庞东梅,李德芳;安全观发展的深层次探析[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赵长峰;相对获益与国际合作[J];长白学刊;2004年03期

6 王立;政治设计与政治证明——政治合法性证明的两种理论方式[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7 任晓林;;公共管理中官员职务消费的逻辑批判[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高英杰;对经济全球化与“趋同论”的辨析[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3期

9 丁大同;试论国家的道德干预[J];道德与文明;2003年04期

10 郑敬高;王涛;;政治哲学的三种类型[J];东方论坛;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李悦;;国家治理体系中执政党合法性探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李鹏程;;“资本”的文化哲学反思[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卫民;欧洲民族过程与欧洲一体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范宏伟;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3 李明明;欧洲联盟的集体认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景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胡月晓;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沈逸;开放、控制与合作: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张志刚;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与当代中国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当代国际干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沈长霞;现阶段我国党和国家权力机关关系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华强;试论马尔库塞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佩韦;论法律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姚忠;当代中国政府过程行政决策伦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杨国强;试论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党权威[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吕明再;温州商会的兴起: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范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卜广庆;政府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政府职能转变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怡音;高技术产业区位因子变化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10 薛力;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昱;论当代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兼评欧盟的文化政策及其意向[J];国际观察;2000年06期

2 陈志强;新国际秩序构建中的欧盟[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明新;;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国际人类学民族学2000年中期会议综述[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粟迎春;;新疆多民族地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翟志勇;;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J];政法论坛;2010年02期

3 郭凤海;;“家国”与“祖国”辨正──中国历史上两种政治哲学的冲突及启示[J];理论探讨;2010年02期

4 庞金友;;身份、差异与认同: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观[J];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5 都永浩;;华夏—汉族、中华民族与中华人民[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1期

6 严中亮;;浅论瑕疵出资人的股东的资格及权利限制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2期

7 任勇;;民族、民族国家和人类解放: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考察[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8 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昨天与今天”笔谈[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10 毛毅;;刍议宗教信仰者的爱国责任[J];四川统一战线;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玉媛;应益荣;;触发式汇率期权的一个定价公式[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蔡水清;;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3 雷琳;;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西北边疆执政安全理念构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慧玲;;信用的发展与资本主义演进[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盛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山地经济发展[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蔡水清;;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崔茂新;;论“《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说之不成立——就教于石昌渝先生[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韩克;;关于油污损害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数额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汪新建;刘蓓;;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朝鲜族多重认同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吕怀平;;议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流通券的归属[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俊;爱国主义是公民教育的永恒主题[N];人民日报;2010年

2 王德光;2009,激昂与沉思同行[N];承德日报;2010年

3 吴晓林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加强国家认同在民族政治整合中的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本报特约撰稿 棉棉;“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完蛋,我会觉得你们完蛋了”[N];南方周末;2010年

5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移民问题引发抗议浪潮[N];人民日报;2010年

6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李耀宗;“节”、“旱”抵牾当化解[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张践;国家认同下的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长沙市经委副主任 黄滔;发展循环经济应把握的四个重点[N];长沙晚报;2010年

9 朱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民族整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王义伟;台朝野激辩两岸经济协议[N];中国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晓龙;当代中国国际意识的变迁与国家认同的重构[D];山东大学;2009年

2 侯微;战争电影与国家认同[D];复旦大学;2009年

3 郭金龙;金融复杂系统演进与金融发展[D];辽宁大学;2006年

4 何军;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徐林;我国股市与债市(国债)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王正耀;转轨时期中国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联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郝丁;我国房地产经济波动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王立;转型时期中国金融结构的微观机制:契约的制度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许均平;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祁进玉;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芙蓉;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灵犀;一种新型P2P网络动态信任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杨婷;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4 谭智奇;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翊君;货币权力源泉及其发生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刘娜;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杨倩;当前中国外向型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范永忠;基于两级考核体系的集团下属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9 杜颜;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离线可分电子支付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杜晓华;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利弊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49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049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7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