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分层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及金融支持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个案分析
本文选题:多样化生计 + 金融支持 ; 参考:《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5期
【摘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户生计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户群体内部的分层。基于农户生计方式,利用可持续农村生计分析方法,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农户。以湘南莲花村为个案,考量中国农户的异质性融资需求,构建差异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把握农户内部不同层次的个性金融需求,不利于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促进不同农户生计方式可持续发展。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open economy,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asant household's livelihood mode in China promotes the stratification within the peasant household group. Based on farmers' livelihood and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 analysis,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farmers are distinguished. Taking Lianhua Village in southern Hunan as an example, considering the heterogeneous financing needs of Chinese farmers, constructing a differentiated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grasping the individual financial needs of different levels within farmers, it is not conducive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rovide differentiated financial services.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farmers' livelihood.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303077) 国家软科学项目(2011GXQ4B006) 湖南省软科学项目(11JB005)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修华;邱兆祥;;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2 宁德斌;王琼;;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基于农户问卷调查[J];科学决策;2010年12期
3 张宏彦;何清;余谦;;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武金;;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障碍及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2 于景莲;;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济南人力车夫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程新友;王芳;;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民合作[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4 田杰;陶建平;;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中国农户收入的影响——来自1877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2年02期
5 胡敏华;;农民理性及其合作行为问题的研究述评——兼论农民“善分不善合”[J];财贸研究;2007年06期
6 郑理;;统筹城乡下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邱梦华;;中国农民合作的研究述评——兼论农民合作的定义与分类[J];调研世界;2008年08期
8 邱梦华;;新农村视野下的文化建设与农民合作[J];调研世界;2009年09期
9 李泉;马晗;;西部地区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差异性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金融;2012年03期
10 王猛;;华北地区庙会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秦红增;;文化农民:新世纪乡村发展的主导者[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2 粟勤;张海洋;王佳俊;;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李金铮;;题同释异:中国近代农民何以贫困的论争[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4 邹丽;;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抑制及农村金融深化的路径选择[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双进;中共革命下的乡村金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黄椿;农业保险主体供需意愿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蔡胜;舆论视野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昝金生;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荆杰;近代中国东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1861-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继刚;中国小农去自给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侯江红;唐朝政府农业经济职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尹小平;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农民利益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苗苗;对赣闽边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再认识[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韦阳成;科技下乡中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何春革;基于文化视角的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4 王炯;清代土地制度演进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宁阳;泰安市奶牛养殖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孙龙;唐前期西北边疆地区农民家庭经济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芸;化妆品消费的社会化:农民选择与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英杰;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韦金君;生态农业建设中科技要素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10 梁真;村庄经济要素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2 王修华;;我国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3 廖杉杉;;我国城乡金融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西部论坛;2012年03期
4 冉光和;张金鑫;李敬;;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重庆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9年10期
5 郭艳云;;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及其规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王培刚;周长城;;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与动态研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阐释[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7 汪建新;黄鹏;;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中国29个省区面板数据检验[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8 赵敏;;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史晋川,叶敏;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1期
10 朱信凯;刘刚;;非正规金融缓解农户消费信贷约束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雄;张银银;丁士军;吴海涛;;可持续生计方法及其对中国扶贫开发实践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11期
2 唐钧;“可持续生计”与城市就业[J];中国劳动;2004年02期
3 朱秀变 ,崔志坤;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年23期
4 王明英;;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J];商场现代化;2006年21期
5 王文川;马红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J];理论界;2006年09期
6 周焕丽;惠永智;王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13期
7 王晟;;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对策探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年03期
8 李茜;毕如田;;替代生计对农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的研究——以山西西北四县为例[J];农业与技术;2008年01期
9 苏芳;徐中民;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10 宋兵兵;;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梁燕;;以土地换保障 走可持续生计道路[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邹德新;张博;;基于可持续生计资本的运动员保障对策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王慧博;;社会资本缺失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4 梁燕;;以土地换保障与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道路——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王伟林;黄贤金;;基于参与性调查的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6 孙炜红;张冲;;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7 谢旭轩;;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晓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扶贫、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生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毕大远;“可持续生计”是当务之急[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记者 裴睿 高纪开;把已征地农民纳入社保成都创造了范例[N];成都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琛;被征地“农转城”人员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杨静;城郊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状况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于全涛;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制度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振东;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周丽;基于可持续生计的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贺琦;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高红艳;山西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9 郑双;城郊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苏冰涛;“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65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06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