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金融危机以来外资在我国区域分布的新态势

发布时间:2018-06-30 02:29

  本文选题:金融危机 + 外资 ; 参考:《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对外逐步开放的特点、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布局、以及我国各地区对外资吸引力的差异等因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区位呈现不平衡发展和动态发展特点。本文着重关注金融危机以来外资在我国不同区域分布出现的新特点、原因,并提出对东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建议。
[Abstract]:In the 30 year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However,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gradual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strategic layout of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China,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ttra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in various regions of our country, the investment location of cross country companies in China presents uneven development and dynam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capital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attracting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eastern region.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江小涓;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吸引外资:政策取向及其实效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2 平新乔;;FDI在中国的分布、市场份额与享受的税收优惠[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4期

3 徐莉萍;东、西部吸引FDI的区位比较和西部的定位[J];兰州学刊;2004年05期

4 姜岩;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战略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5 曾国军;;外商直接投资在华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学术研究;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楠;;服务外包与我国利用外资的地区均衡——基于服务外包运行机制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09期

2 俞毅;;论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一体化改革[J];管理现代化;2005年06期

3 刘晴;郑基超;;中部地区利用外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5期

4 杨永华;我国利用外资区域结构非均衡态势和原因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刘博;曾国军;;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变的动因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年05期

6 牛真真;;资本的趋利性和FDI的区域分布差异——基于成本收益角度的分析[J];经济师;2006年10期

7 张俊妮;陈玉宇;;产业集聚、所有制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8 黄莉;辽宁与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利用FDI的比较分析——兼谈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嫁接改造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8期

9 邵桂兰;苗东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和区域组合研究[J];经济纵横;2006年15期

10 祝年贵;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我国经济安全问题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严汉平;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D];西北大学;2004年

2 卫迎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郭英;人力资本影响FDI技术转移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4 孙蛟;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赵进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演进规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岳利萍;自然资源约束程度与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张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惠永杰;辽宁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2 吴为超;投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3 刘文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转变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健;FDI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刘晴;企业跨国投资若干问题的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6 范宇新;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张娟;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区位竞争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许朝兵;关税升级制度及其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9 胡红魏;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与引资绩效[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夏明辉;辽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江小涓;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吸引外资:政策取向及其实效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2 贺灿飞,陈颖;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扩散[J];地理科学;1997年03期

3 江小涓;;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更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4 廖元和;中国西部工业化的总体战略探讨[J];改革;2000年04期

5 汤建中,宋韬;香港对大陆的直接投资及其效益探析[J];世界地理研究;1997年02期

6 吴栋,冯梅;外商投资形式的多样化与中国西部吸引外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化冰,陈宏民;西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夕;;外资“半夜逃跑”并非金融危机惹的祸[J];记者观察(下半月);2009年02期

2 王得新;;金融危机下天津利用外资的形势与对策[J];城市;2009年08期

3 陶芳芳;;全球金融危机对上海民营企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J];时代金融;2011年03期

4 冯雷鸣;方琳;;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东部十省市提升利用外资水平之见解[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郑扬;;金融危机对上海市资本流动的影响及相应对策[J];中国金融;2009年11期

6 王晶;刘岩红;;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探析外[J];山西财税;2009年05期

7 周江银;;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利用外资的思考[J];福建金融;2009年12期

8 王治文;;在金融危机中改进利用外资策略[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9 潘素昆;;FDI会引发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吗?[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10 曲玉林;刘贵东;;“亚健康”外企的东港标本[J];中国外汇;2010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管晓华;;浅谈海事机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杰;;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危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3 田辰山;;金融危机与文化问题[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刘明山;;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5 隋映辉;李丽梅;;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机遇[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6 Scott Rozelle;;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民工就业及收入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7 吴勤学;王晓芳;;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经济学分析[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8 杨秀萍;郭丽婷;;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金融问题再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9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做法[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10 王蔚;傅文龙;;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渠道——兼论对山东经济的影响与山东的应对之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洪涛 记者 王艺;金融危机挡不住外资进入步伐[N];大连日报;2009年

2 本报主笔 林纯洁;圈子要兜到什么时候[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甘肃行政学院经济部副主任、副教授 马翠玲;救市理论浅析[N];甘肃日报;2009年

4 格林期货 李永民;市场信心正在悄然恢复[N];证券时报;2009年

5 通讯员 邹雨芯 孟昭江;资源农合行推出新品应对金融危机[N];桂林日报;2009年

6 金石;主权基金联合起来[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7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金融研究部专职研究人员 陈学军;从“动物精神”剖析金融危机[N];上海证券报;2009年

8 ;金融危机吞噬冰岛八成GDP[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胡乐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当前西方国家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走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若华;下一次金融危机不会发生在亚洲[N];金融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颖;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解凤敏;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王庆皓;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理论与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李卓琳;金融危机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吴俊宏;上世纪末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给予我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石文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5 江龙;金融危机环境下长城钢管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锐;金融危机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张丽;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王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宋扬;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章佳;金融危机对社会稳定结构的影响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84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084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f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