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动态分析与预测
[Abstract]:The fragility of banking system is determin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nking industry with high liabilities. It comes from the coupling of various risks and show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struct a reasonable index system to measure financial fragility scientifically. Using internal variables of banking system to construct monthly vulnerability index of banking system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09, to test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Granger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value-added growth rate, consumer price index and vulnerability index of banking system in China. A Markov region system transfer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macroeconomic control policies on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It is found that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in China has continued to deteriorate since 2009, and the overall risk of the banks has risen rapidly. At present, the vulnerability index of the banking system is at the critical turning point of risk accumulation, improvement and cessati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暨商学院;
【基金】:吉林大学“211工程”项目 吉林大学经济分析与预测创新基地项目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7JJD790131,08JJD790153,2009JJD790015)
【分类号】:F8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伍志文;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伍志文,鞠方,赵细英;我国银行存差扩大成因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4期
2 梁剑,乔海曙;危机管理:银行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3 孙立坚;再论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J];财贸经济;2004年03期
4 南旭光,严太华;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体系脆弱性[J];海南金融;2004年09期
5 罗慧英;南旭光;;突变理论在金融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海南金融;2007年03期
6 南旭光,严太华;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下的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J];济南金融;2004年09期
7 南旭光;罗慧英;;基于突变理论的我国金融脆弱性综合评价[J];济南金融;2006年08期
8 秦凤鸣;现代金融危机与银行体系脆弱性[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许长新;张桂霞;;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亚太经济;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2 刘宇光;商业银行监督企业问题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胡志强;金融系统的福利经济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4 张桂霞;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宓丹;银行监管有效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6 郭敏;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性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高新宇;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占硕;国有银行战略引资后的控制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建武;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高新宇;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丁春华;国际资本流动下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4 黄涛;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张静;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研究——基于政府行为选择的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6 林渝;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吴正德;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吴曼曼;中国金融脆弱性指标体系设定[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黄祖斌;中国金融脆弱性综合度量及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10 黄福龙;国际资本流动与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蒋丽丽;伍志文;;资本外逃与金融稳定:基于中国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2 伍志文;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理论分析及实证考察[J];金融论坛;2003年01期
3 刘卫江;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4 伍志文;中国金融脆弱性分析[J];经济科学;2002年03期
5 毛一文;进入WTO后中国金融脆弱性监测指标体系之设计[J];经济科学;2002年05期
6 刘仁伍;金融结构健全性和金融发展可持续性的实证评估方法[J];金融研究;2002年01期
7 许长新;张桂霞;;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亚太经济;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祖六;;金融危机的三个误读[J];竞争力;2009年12期
2 花海军;;对金融危机成因认识的两大误区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3 韩改玲;朱春山;;金融危机对体育产业的影响[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5期
4 类承曜;;这次真的不一样吗[J];中国金融;2011年16期
5 ,
本文编号:2123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2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