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data of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 portfolio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e choice of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 non-risk and risky financial assets. The difference of savings deposit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proportion of stock investment and the way of investment. The main reason lies in the difference of income level,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low amount of household wealth caused by the low long-term income level of Chinese households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factor affecting the choice of financial assets in Chinese households. At the same time, the lack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lag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that lead to high household savings deposits and less investment in risky assets such as stocks.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编号:08BJL022)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居民金融投资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编号:08JDXM79003)的资助
【分类号】:F832;F837.1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聪,于蓉;美国金融中介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5年07期
2 袁志刚,冯俊;居民储蓄与投资选择:金融资产发展的含义[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骆祚炎;;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状态空间模型检验——基于广东数据的分析[J];当代财经;2007年01期
2 陈享光;刘霄;;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3 骆祚炎;;农村居民家庭财产及其财富效应的实证检验[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赵晓英;禹娜;;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11期
5 骆祚炎;;教育、医保和住房支出压力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VaR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骆祚炎,刘朝晖;中国居民消费倾向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5年03期
7 骆祚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线性分析[J];消费经济;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可斌;中国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与资产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于蓉;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刘建江;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郑纯雄;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景慧;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亚娟;基于居民理财需求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郑云萍;我国个人帐户基金投资监管制度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吴新建;美国私人养老基金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冬春;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失业保险问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乐;我国利率动员效应与分配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易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王娜娜;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侯宇辉;香港上市银行的竞争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郭颖;美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作和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何新华;曹永福;;从资金流量表看中国的高储蓄率[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6期
2 郝云峰;个人金融投资品种及风险的成因和控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王艳萍;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增长与分配关系的理论研究及其最新进展[J];经济评论;2003年06期
4 龙志和,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5 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6 万广华,史清华,汤树梅;转型经济中农户储蓄行为: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7 李涛;;社会互动、信任与股市参与[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8 任若恩;覃筱;;中美两国可比居民储蓄率的计量:1992—2001[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9 朱世武,郑淳;中国资本市场股权风险溢价研究[J];世界经济;2003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小玲;中国股市系统风险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郎咸平;;为何中国工资低而物价高[J];新经济杂志;2011年06期
2 郎咸平;;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J];北方人(悦读);2011年07期
3 李子联;;人民币汇率、贸易收支与失业率——来自中美两国相关数据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4 郎咸平;;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J];芳草(经典阅读);2011年08期
5 James P.Olshefsky;;ASTM国际标准组织与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标准信息平台[J];中国标准化;2010年02期
6 蒋硕;姚惠宇;;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逆差的实证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7 ;中美标准与知识产权研讨会分别在北京和深圳两地召开[J];中国标准导报;2006年10期
8 隋建利;刘金全;;中美两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联动机制的差异性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9 李子联;;汇率变动、贸易收支与就业率——来自中美相关数据的分析[J];经济科学;2011年04期
10 李冰洁;;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的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理论研究[J];金融经济;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威;;论中美“碳外交”的协调与互动[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高薇;;加入WTO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李越;;与充分公开有关的实验证据问题的探讨[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一鸣;中美两国的知识产权都要保护[N];人民日报;2011年
2 郎咸平;为什么中国工资低而物价高[N];西部时报;2011年
3 赵玲;中美两国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合作[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钰梅;物流业合作有利于中美贸易更均衡[N];国际商报;2007年
5 记者 李启昌 吴晓燕 杨昕雨;昆明列入首批“金钥匙”服务城市[N];云南日报;2006年
6 马晓华;中美着手制定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合作备忘录[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何利;中国美国商会新主席履任[N];中国贸易报;2009年
8 欧晓玲 记者 傅江平;深圳市质协 出台七大举措促进质量提升[N];中国质量报;2011年
9 任媛;中美专家纵论专利申请实务[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10 驻京记者 王丹;中美两国达成食品药品监管合作基本框架[N];医药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海霞;基于引力模型的中美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和晋予;中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星;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刘玉红;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孙强;中美失业治理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王茂丽;美国发展生物柴油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崔裴;中美房地产业内涵、属性及其经济与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永琦;中美经济波动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柏杰;中美经济运行周期相关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3 杨志海;中美能源安全博弈[D];复旦大学;2008年
4 张慧芳;中美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孙翼;中美股市联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陈侠;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7 孙文波;中美反倾销问题博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卢立宇;中美房地产融资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陈洋;中国投资者的行为特征[D];湖南大学;2008年
10 王强;基于小波分析的金融时间序列非线性关联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40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4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