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贷款补贴的资助功能与绩效评价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national student loans have four forms of subsidy, such as interest rates, compensation, risk compensation and tax incentiv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direct subsidies such as interest rates, compensation and other indirect subsidies, such as tax incentives, can expand the subsidy side and reduce the burden of repay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level is the same. In the control of interest rates, direct subsidies can only reduce the burden of loan repayment for students. Indirect subsidies can only expand the funding side, and the funding performance of the two are different.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7.5;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智君;余小英;;国家助学贷款提高还贷率的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05年12期
2 任宇;;浅析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3 陆地;;“助学贷款”的困境[J];黄金时代;2004年07期
4 付霞;;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现象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3期
5 吴博文;;助学贷款管理体系微观设计:银行与学校的合作[J];金融经济;2005年10期
6 ;刊中报[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04期
7 罗涛;;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贷后管理市场化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6期
8 安娜;杨瑞春;刘桂娥;肖华;林轩东;;浅探高校应对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措施[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9 楼启炜;毛建平;;对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学生教育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振磊;;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问题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陆昊;;国家助学贷款的困境与完善——基于银行“惜贷”现象的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黄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二级市场开发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易凌;何跃国;;国家助学贷款走出困境的新途径——一种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玉转;骆国辉;;关于完善助学贷款机制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沈华;;国际视野下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和回收效率计量[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范元伟;;国家助学贷款的校际差异性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青;丁木金;魏瑞荣;刘汉波;段国华;张翼飞;冯振华;;国家助学贷款信用评价体系及模型的构建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刘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我国助学贷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A];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晖 实习生 刘宗祥;我省今年已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38亿[N];河南日报;2008年
2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孙立;要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有效风险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记者 王笑梅;大学生又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了[N];辽宁日报;2009年
4 记者 褚艳;我省2009级新生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完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郭平;停滞两年后何以重启[N];辽宁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郭平;贷款不良率下降的背后[N];辽宁日报;2010年
7 记者 冯娟;上海各银行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超21亿元[N];上海金融报;2010年
8 刘尊旭;中国矿大8年获国家助学贷款1.6亿元[N];中国矿业报;2010年
9 记者 周琳 董碧娟;去年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逾百亿元[N];经济日报;2011年
10 宗丹 吕妍;我省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启动[N];新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振;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创新及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魏新;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相关制度运行及设计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孙涛;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黄维;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宋飞琼;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陈建国;国家助学贷款相关主体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臧兴兵;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赵文先;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璐璐;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预警及防范机制建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中原;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及其治理[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白鹭;政府能力提升与国家助学贷款发展前景[D];青岛大学;2010年
4 杨媛媛;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穆璇镅;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运行状况的财务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张玉玺;高校助学贷款成本收益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7 顾冰冰;关于国家助学贷款项目执行困境的讨论[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徐学彬;兵团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现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姚文娟;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的政府角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10 侯璐;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42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4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