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关于财政货币政策调整的争论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26 09:13
【摘要】:本文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澳大利亚、挪威政府开启加息程序的背景下,考虑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速、投资与进出口增速、国内政策之间的配合程度、国际之间政策的协调程度等可以作为对财政货币政策调整与退出作出判断的重要指标。文章提出,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在2011年下半年或2012年开始逐渐淡出直至退出,货币政策应该继续维持"适度宽松"的基调,真正向"适度宽松"回归,并注意把握好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的作用,同时还应密切关注美国货币政策的动向。
[Abstract]:This paper argu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adjustment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especially in Australia, where the Norwegian government has started the process of raising interest rates. The rate of GDP growth, the year-on-year growth rate of consumer price indices, the growth rate of investment, imports and exports, and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domestic policies,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ex to judge the adjustment and withdrawal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China's active fiscal policy should gradually fade out and withdraw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1 or 2012, and that monetary policy should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 tone of "moderate easing" and truly return to "moderately loose". Meanwhile,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trend of American monetary policy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trend of American monetary policy,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in supporting economic growth and maintaining price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金融系;
【分类号】:F812.0;F82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利;;次贷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浅析[J];价值工程;2011年25期

2 朱蕖;;论引入退出机制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可能性[J];中国外资;2011年18期

3 沈yN;;澳大利亚 搭上中国快速发展列车[J];国际市场;2011年07期

4 宁婷;;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5 方庆军;宋伟健;;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6 王金山;;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7 阮可;;廉租住房的退出机制研究——以杭州为视角[J];现代城市;2011年02期

8 吴宏宇;;探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原因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1年21期

9 张琳琳;;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问题[J];才智;2011年16期

10 Amanda;钱以斌;全景;;中国大厨环球淘金记(13) 澳大利亚篇[J];烹调知识;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武;;澳大利亚军队的精神健康教育措施及启示[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2 Adrian Dridan;房丽宁;;澳大利亚的苜蓿育种[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茜;;对澳大利亚社区康复的初步印象[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5 郑唯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介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汪开治;;澳拟利用多种方法防除外来有害动物蔗蟾[A];2006浙江林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秦天宝;;澳大利亚保护地法律与实践述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航;刘强德;沈广;许尚忠;;中澳两国牛肉生产水平的对比分析[A];《2009中国牛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9 章胜乔;陈俊;张超;梁启平;徐绥萍;黄素文;黄绍棠;;入境澳大利亚原羊毛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及检疫管理措施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段立新;;从澳洲华语播音的变化看世界华语播音的走向[A];聚焦世界华语播音[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晓伟;盛高置地借道香港上市 外资退出机制或将破题 [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周荣祥;专家称我国将重启积极财政货币政策[N];证券时报;2008年

3 曹金玲;澳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 澳元连扫颓势[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徐兴堂;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凸显中国政府保增长决心[N];中国贸易报;2008年

5 阎岳;现行财政货币政策应“创新使用”而不宜“简单退出”[N];证券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公培佳;财政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保持“连续性”同时强调“灵活性”[N];华夏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朱菲娜;财政货币政策 没必要扩张 也不宜紧缩[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8 夏青;财政货币政策稳扎稳打 高通胀预期可逐步排除[N];证券日报;2011年

9 戴正宗 编译;日本祭出财政货币政策为震后“疗伤”[N];中国财经报;2011年

10 吴敬琏 著名经济学家;用财政货币政策稳定经济是短期对策[N];江苏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克崮;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2 迟铁;转型时期中国信用制度安排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萍萍;风险投资运作机理与投资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吴春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杨绪彪;美元本位制下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与国际传染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寇明婷;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徐燕鲁;我国小城镇投资基金运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沈南宁;中国保险市场退出机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张秋生;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研究(1940-1995)[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李卢霞;FDI、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宝熙;关于建立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2 郑春瑛;我国证券公司退出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杨飞云;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吴德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孟宪彬;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6 王东平;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与退出时点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王晓成;我国风险投资的运营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8 刘楠;论我国风险投资的运行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莉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李报;我国外商风险投资法律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45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45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7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