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上证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波动不对称性的实证比较

发布时间:2018-08-01 09:28
【摘要】:文章首先利用非对称的ARCH模型对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的波动不对称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对比,发现上证指数不存在明显的波动不对称性,而恒生指数存在明显的波动不对称性,利空消息的作用大于利好消息的作用;最后从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制度的不同来解释实证结果的差异。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symmetric ARCH model is used to study and compare the volatility asymmetry between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Index and Hang Seng Index.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volatility asymmetry in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Index, while there is obvious volatility asymmetry in Hang Seng Index. The role of bad new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good news. Finally, the difference of empirical results is explained fro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stock market system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分类号】:F224;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朝霞;涨跌停机制对上海股市效率和波动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川;刘善存;孙盛盛;;价格限制机制对股票价格波动及流动性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罗杨依子;;涨跌停板制度对股市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综述[J];改革与开放;2009年12期

3 左志鹏;高莹;;中国股市涨跌停板制度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项锐;石章铭;;涨跌幅限制对股市风险的影响——来自ST股票的实证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杨晓兰;;涨跌幅限制对证券市场影响的实验经济学研究[J];南方经济;2006年10期

6 李蓓;;基于方法的股市波动性研究述评[J];商场现代化;2010年11期

7 张维,张小涛,熊熊;上海股票市场波动不对称性研究—GJR-与VS-GARCH模型的比较[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年06期

8 郝其荣;杨文虎;;涨跌幅限制对股市风险的影响——来自ST股票的实证研究[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9 李腊生;耿晓媛;;我国股票市场交易机制设计——基于非对称性涨跌幅限价制度的研究[J];投资研究;2012年09期

10 柴宗泽;;涨跌停制度对股票收益率序列相关性的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nalysis of Efficiency in Chinese Stock Market Based on Robust Serial Correlation Test[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悦雷;基于计算实验金融的连续双向拍卖股票市场交易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杨晓兰;证券市场泡沫问题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田成诗;政策事件对中国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刘建桥;中国开放式基金市场风险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刘波;基于连续双向拍卖交易机制的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马慧敏;沪市行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谭硕;中国A股市场效率变迁[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清生;金融数据起伏波动建模及实证[D];云南大学;2013年

9 王波;市场微观结构视角下中国A股市场涨跌停板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忠;我国股市系统演化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鹏;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的测度[D];西南大学;2011年

3 戴兰兰;涨跌停板制度对中国股市波动率的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师瑞;基于Agent的涨跌停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李桃;我国涨跌幅限制的日内效应[D];重庆大学;2006年

6 方园;上海股市涨跌幅限制的磁吸与冷却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孙学举;稳定机制对资产价格行为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邹莉娜;影响我国股市异常波动的行为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杨宇舟;我国股市A股涨跌幅限制制度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肖楠;涨跌停板制度对我国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安;;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24期

2 杨妍妍;岳宏远;;我国中小企业板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基于牛市中的中小板指数[J];时代金融;2008年04期

3 赵宏宝;;基于高频数据的股市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朱新玲;黎鹏;;汇率波动非对称效应的计量检验—基于非对称ARCH类模型[J];统计教育;2008年07期

5 陈芳平;岳宏远;;沪深股市的非对称性分析——基于对1996—1997年和2005年—2007年两轮牛市的比较[J];河北学刊;2008年03期

6 易蓉;周学军;张松;陆凤彬;;沪铜期货基差之非线性动态调整特性研究[J];管理评论;2008年10期

7 聂富强;宋国军;;沪、深股市波动不对称性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1期

8 刘建桥;孙文全;;开放式基金净值波动不对称检验[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李智勇;;中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闫冀楠,张维;关于上海股市收益分布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玉锁;齐中英;;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分类信息混合分布EGARCH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千里;;上证综指收益波动的不对称性研究[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施文明;杨忠直;;POT方法在干散货运输市场动态运费风险测度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魏小波;吴润衡;;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收益率波动性的一点浅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国海证券研究所;VaR模型提示市场风险在积聚 但日跌幅大于3%概率极小[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红霞;城市土地市场运行的政府调控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郭峰;货币政策冲击对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王鲁非;金融市场风险的尾部估计和极值度量[D];吉林大学;2011年

4 卢长洪;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特征的理论阐述与计量检验[D];吉林大学;2010年

5 马慧敏;沪市行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6 孙志红;农业类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陟昀;碳排放权交易模式比较研究与中国碳排放权市场设计[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惟晴;我国股市的波动不对称性特性及其成因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郭喜梅;基于EGARCH模型的Var风险度量及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翟普珠;开放式基金风险的度量分析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张宏伟;上证指数收益率的分形分析及FI-EGARCH-M模型的实证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郑晓丹;基于双变量EGARCH的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杨佳文;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力丰;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计量研究及基于VaR方法的实证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邓李;我国引进QFⅡ后证券市场风险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9 吴瑜;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实证研究:2005-2009[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殷楼艳;中国股票市场量价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57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57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c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