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权国地位与国际投资调控策略
[Abstract]:China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creditor country, but its creditor status has many attributes, such as nominal, emerging, negative wealth effect, official and immature. In order to enjoy the interests of creditor countries,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several supporting measures, such as stable exchange rate, quickening the process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mproving financial efficiency and increasing residents' incom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reasonabl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structure and increase 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fficiency. Avoid the plight of creditor countries.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罗纳德·麦金农;曹红辉;刘华钊;;日本的通货紧缩困境:日元持续贬值综合症(上)[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7期
2 罗纳德·麦金农;冈瑟·施纳布尔;霍丛丛;洪郑冲;宋晓丹;;中国的金融谜题和全球失衡[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3 罗纳德·麦金农;曹红辉;刘华钊;;日本的通货紧缩困境:日元持续贬值综合症(下)[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8期
4 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5 祝丹涛;;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J];金融研究;2008年08期
6 张纯威;;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樊纲;魏强;刘鹏;;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与财税改革[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小丹;江悠悠;李茂琴;;论发展保险业与缓解当前流动性过剩[J];保险研究;2007年12期
2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殷剑峰;;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J];保险研究;2008年01期
3 闫坤;鄢晓发;;Frugality and overspending:sources of Sino-U.S.economic imbalance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4 闫坤;张鹏;;持续性储蓄率差异与中美间资本流动的调控[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0期
5 林桂军;Ronald Schramm;;我国储蓄/投资差额的结构分析与经常项目顺差[J];财贸经济;2008年04期
6 张纯威;;内外失衡格局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内在协同——基于国民财富增长视角[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7 刘尚希;;中国消费率下滑引致的经济风险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06期
8 陈享光;袁辉;;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9 刘尚希;;中国:消费率、经济脆弱性与可持续风险[J];财政与发展;2009年02期
10 张纯威;;美元本位、美元环流与美元陷阱[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董昀;;体制转轨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变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谢攀;;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李文溥;肖正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琼;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焦武;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郑纯雄;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段平方;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陈小蕴;中国国际收支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罗昊茜;高储蓄、高投资与内外经济失衡[D];暨南大学;2008年
2 严兰;浅析1992-2005年中国金融结构[D];厦门大学;2008年
3 王宏伟;我国三大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市场影响力与流动性风险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孙敬祥;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及其有效性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5 王宇;优化内需结构的财政政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6 陈伟伟;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陈凤香;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民币升值问题[D];暨南大学;2009年
8 张建秋;中国经济增长与国民福利的落差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芦东;人口结构、经济增长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D];复旦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兵;乔晶;;对外贸易、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L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5期
2 祝丹涛;;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失衡[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11期
3 王信;从国际视角看中国如何调整经常项目失衡[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4 钟伟;略论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构想[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5 刘华;卢孔标;;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贸易根源及其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6年09期
6 祝丹涛;;人口年龄结构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2期
7 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8 郭树清;;中国经济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问题[J];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9 沈国兵;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10 邹建华;李江涛;;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初探——一个基于CEPA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框架[J];求索;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益锴;日本一九八五年将跃居为世界最大债权国[J];现代日本经济;1985年05期
2 李公绰;日本债权国地位变化及其前景浅析——日美两国的对比研究[J];世界经济;1986年01期
3 李龙云;日本的债权国地位及特点[J];日本学刊;1987年03期
4 甄炳禧;美国有可能恢复世界债权国的地位[J];世界经济;1989年05期
5 纬恩;贾林果;;IIP的国际比较[J];中国外汇;2006年08期
6 李石凯;;美国国际投资头寸的规模与结构变迁[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印尼希望债权国今年援助50亿美元[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6年21期
8 曹梅颐;美国由债权国向债务国转变的剖析[J];世界经济;1985年11期
9 黄苏;对美国国际投资地位的剖析[J];世界经济;1991年01期
10 ;泰国雄心勃勃计划成为地区债权国[J];经贸世界;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培荣;陈永尚;张冬来;;市场场的熵与调控策略[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范伟民;苏建伟;盛承发;;棉铃虫成虫调控策略的探讨[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3 梁承谋;徐文泉;李永瑞;韩晨;宋忠良;;赛前运动动机变化趋势及调控策略[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井涌;;论陕西渭河水环境承载能力及其调控策略[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云开;杨培岭;;面向生态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控策略[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宿洁;刘家壮;;借贷决策的交叉规划模型[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7 张社梅;赵芝俊;朱希刚;;对当前国产转基因棉花品种科研投资收益的定量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王让会;张慧芝;赵振勇;黄俊芳;孙洪波;;绿洲-荒漠系统耦合关系与调控策略[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9 曹立人;邱宏;;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现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杜超;谭术魁;;农地流转抉择的数理经济分析[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浩远;日本仍为全球第一大债权国[N];中国证券报;2009年
2 记者 刘洪 刘丽娜;中国仍是美国最大债权国[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国家信息中心 张茉楠;人民币国际化可提升中国债权国地位[N];中国证券报;2010年
4 乐绍延;日本要做“成熟债权国”[N];国际商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徐以升;外汇局将公布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记者 梁桦;我国首次公布国际投资头寸表[N];经济日报;2006年
7 何方;外储应多投资黄金[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张茉楠;“以债养债”可能压垮美国[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郭凤琳;我国目前具备较强国际清偿能力[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记者 谷秀军;为制定涉外经济政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N];金融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平忠;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股市调控策略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谢曙光;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及其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陆慧;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 李嘉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林正龙;项目投资定价与择时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蔡永明;企业信息系统投资价值评估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蔡庆丰;代理投资、道德风险与市场效率[D];厦门大学;2006年
8 郭亚力;房地产投资信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梁洪昀;A股一级市场收益特性与一二级市场资金分离性[D];清华大学;2002年
10 龙菊;我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投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威;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制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刘瀑;保险资金“入市”政策下中资保险公司的应对策略[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3 杨军;股权分置下投资收益与融资偏好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4 张姣姣;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李新燕;教师情感与学生英语学习[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贾轶林;中国保险资金投资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洁;我国内河港口投融资暨民营化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8 戴世芳;我国风险投资供给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汤凤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娅芳;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风险评价[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60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60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