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国际金融中心漂移的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08 18:06
【摘要】: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和金融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持平台。从威尼斯到纽约,金融中心总是在不断地漂移。而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往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文章在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变迁的历史中,归纳总结了其变迁和漂移的六大成因:实体经济的繁荣、国际贸易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强大、货币国际化和货币环境的稳定、金融环境的自由和监管体制的有效、战争和贸易政策等其他因素。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finance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finance. From Venice to New York, financial centres are constantly drifting. The drif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 often means the end of one era and the beginning of another. In the course of analyzing the history of the chang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ix causes of its change and drift: the prosperity of the re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strong financial marke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one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monetary environment. The freedom of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regulatory regimes, war and other factors such as trade policy.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光大银行董监办;国家行政学院;
【分类号】:F8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陶长高;银行业危机:金融泡沫视角的分析[J];金融论坛;2005年06期

2 杨学坤,裴子英,韩丽珠;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3年11期

3 袁雪峰,傅正明;泡沫经济及其成因再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4 袁志刚,樊潇彦;房地产市场理性泡沫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5 李咏涛,李东明;论日本式主银行体制[J];理论界;2005年02期

6 刘春波;;银行企业文化与金融发展关系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4期

7 吴继侠;日本房地产周期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8 林文婷;19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剑斌;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熊国兵;银行业危机——从金融泡沫视角的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3 陈杰;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吴宇;战后日本国债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周京奎;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研究[D];南开大学;2004年

6 梁运文;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郝丁;我国房地产经济波动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雷宏;金融市场化测度与中国金融市场化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徐加胜;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京勋;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延边大学;2002年

2 鱼文英;试论中日贸易结构比较及贸易关系中的若干问题[D];延边大学;2002年

3 涂菲;日本金融问题的制度性原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曾文渊;泡沫经济与我国房地产业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徐鹏;日本政府应对经济长期衰退政策的评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丽娟;论“日本式经营”的兴衰[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晓;中国通货紧缩及通货膨胀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徐锋;日本新生代建筑师建筑创作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王玉贵;金融泡沫的形成机理及我国股市、房地产泡沫实证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段玉彬;日本泡沫经济的金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保智;沈浩;徐雨梦;;2020年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还是上海?[J];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06期

2 ;国际金融中心的类型[J];天津经济;1996年06期

3 ;读者[J];新西部;2011年08期

4 刘文通;;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与发展问题——访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教授[J];港澳经济;1994年07期

5 ;编者心窗[J];港澳经济;1995年08期

6 莫复溥;;香港是怎样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兼谈建立金融中心的条件[J];港澳经济;1995年08期

7 ;数字[J];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08期

8 孙南申;;中国如何谋求国际金融事务话语权[J];中国经贸;2011年04期

9 冯邦彦;;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及挑战——简评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策略文件”[J];港澳经济;1995年07期

10 葛结根;;安安稳稳才是真——论过渡时期中银集团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与作用[J];港澳经济;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丹萍;;顺应国际化趋势,建设北京国际金融中心城市[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曙光;;北京距离国际金融中心有多远[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上海浦东建设金融核心功能区研究[A];2009—2010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10年

4 洪葭管;;从金融中心的标志看历史上上海完全金融中心的形成[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5 查振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与深港金融合作的方向[A];2007中国经济特区论坛:香港回归1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7年

6 王凯丽;林进军;;香港如何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A];2007中国经济特区论坛:香港回归1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7年

7 赵晓斌;;全球金融中心的百年之争及中国金融中心的崛起[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潘英丽;;回归后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目标定位与发展对策[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建华;;国际金融中心与深沪两地金融发展的经济学分析[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曹龙骐;;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观念更新和现实途径[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妮;曾维会见荷兰国际金融中心主席[N];沈阳日报;2008年

2 记者赵嘉麟;俄规划将莫斯科建成国际金融中心[N];经济参考报;2009年

3 曹金玲;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站在历史新起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记者王建华;伦敦稳坐国际金融中心头把交椅[N];经济参考报;2009年

5 记者 谢卫群;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成国家战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6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孙立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良好“金融生态”[N];文汇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蔡宗琦;发展2.5版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需符合六大标准[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早报记者 周文天;上海3.2亿建高级金融学院 求解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才瓶颈[N];东方早报;2009年

9 见习记者 张小乐;上海如何建设国际金融中心[N];解放日报;2009年

10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乔依德;“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应 加强部委联席会议制度”[N];东方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嘉晓;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黎平海;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苏立峰;全球金融中心演进规律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之明;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张彦;金融产业集聚的实现路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6 宗晓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集聚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慕丽杰;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8 王阅微;深港金融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林伟明;从中心论到边缘论:回归后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再造[D];苏州大学;2011年

10 任淑霞;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俞晓天;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选择与对策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刘宏燕;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进程中国际金融中心职能的培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祝东欢;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吴淑静;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何涛舟;资本市场与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约束条件和战略对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刘志强;沪港双核型国际金融中心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曾崇山;基于功能观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俞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现代服务业结构优化的拉动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72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72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3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