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银行资本水平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5 11:04
【摘要】:本文运用中国17家商业银行2000年第1季度-2011年第4季度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了具有不同资本水平的银行对紧缩性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差异,并考察了银行资本约束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非对称性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我国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及操作目标的作用下,其信贷传导渠道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即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弱;以银行资本水平为代表的银行特征会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在微观层面产生异质性影响,资本缓冲规模越高、资产规模越小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越大;同时,在银行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及银行资本的双重约束下,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资本监管有效强化了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非对称效应。
[Abstract]: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17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from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0 to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11,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responses of banks with different capital levels to the contractionary and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ies. The amplification effect of bank capital constraint and capital supervision on the asymmetry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cy tools and operational objectives of the central bank, the credit transmission channel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cting against the wind has significant asymmetric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the effect of the contractionary monetary policy is stronger. However, the effect of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is weak, and the bank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level of bank capital, will have a heterogeneous effect on the credit transmission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at the micro level, and the higher the capital buffer scale is, Banks with smaller assets are more responsive to 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banks are subject to the dual constraints of legal deposit reserves and bank capital. Capital supervision with capital adequacy ratio as the core effectively strengthens the asymmetric effect of credit transmission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本渠道研究”(项目批准号:71073113)的资助
【分类号】:F832.3;F822.0;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进文,闵捷;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2 陆军,舒元;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瑞华;从利率弹性看货币政策的扩张功能[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3期

2 王涛;我国产出、货币供给与价格关系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3 袁永德;邓晓兰;陈宁;;我国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管理与国库现金管理之间的协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4 李夺;;资本充足率监管与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路径选择[J];金融论坛;2006年02期

5 杨枫,蔡永彤;货币中性问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及政策意义[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郭晔;;测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唐志祥;;中国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8 雍艳;肖崎;;资本充足要求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联系[J];海南金融;2006年07期

9 姚远;;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7年02期

10 沈阿娜;货币政策失灵了吗——1998~2003年货币—产出的因果关系检验[J];经济问题;200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2 毛剑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强弱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计量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3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陆歆弘;中国建筑业成长发展轨迹与增长影响因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6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7 袁国敏;中国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3年

8 王金明;我国转轨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分析及监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曾利飞;货币政策结构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王鹏;以利率为主的多目标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德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向阳;通货紧缩下的货币政策效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许晨光;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4 程建伟;现阶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5 孙永权;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与供给政策搭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浩;我国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阿日古那;货币政策低效之成因及对策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8 谢曼;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多元化及其阻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9 单俏颖;中国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检验与特征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10 肖六亿;中国货币产出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宗怡,冀勇鹏;我国是否应该引入资本充足性管制制度[J];财经科学;2003年02期

2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3 刘百花;亲周期性与国际政策协调的可行性研究——兼论我国实施BaselⅡ的相关问题[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4 李扬,彭兴韵;存款准备金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货币政策效应[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3期

5 张兴胜;商业银行信贷变化及其宏观影响[J];管理世界;2001年03期

6 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0年04期

7 万解秋,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8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9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10 陆军,舒元;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次冰;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芳;银行资本监管对我国信贷紧缩效应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付斌;我国商业银行去杠杆化财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碧荣;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影响因素[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棋;中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02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02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3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