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论我国消费信用发展中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9-06 20:07
【摘要】:随着我国消费信用规模的扩大,信用风险日渐凸显,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风险防范的核心在于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现阶段构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面临不少的问题,应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思路,通过培育和完善信用服务市场、完善个人信用信息的获取和数据库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措施,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Abstract]: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consumer credit in China, the credit risk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core of risk prevention l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al credit system.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al credit system of our country faces many problems. We should take the government as the impetus and the market operation as the train of thought, through cultivating and perfecting the credit service market, perfecting the access of personal credit inform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database. Improv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other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ersonal credit system.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YBA091)
【分类号】: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强;刘玫;;消费信用中的个人征信问题探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晓辉;中国建设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投资价值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丽红;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的障碍及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2 贺研;从世界经验看我国征信业的发展模式[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义材;美国的“滞胀”与Q穸魉寡档钠撇鶾J];财贸研究;1980年02期

2 叶义材;;谈谈美国的“滞胀”和联邦准备银行的调节[J];上海金融;1980年05期

3 商季光;关于信用膨胀问题的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1年00期

4 徐曙光;浅析“信贷集中论”的危害性——兼论社会主义信用诸形式[J];农村金融研究;1981年01期

5 张辉;刘丽文;;对我国目前信用形式的探讨[J];天津商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6 彭玉书;;日本的出口保险简介[J];国际商务研究;1981年03期

7 商季光 ,黄培森 ,王续伟;在调整国民经济中如何对待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2年01期

8 白寿韶 ,蒋人杰 ,吴炜棠 ,闵忠才;谈谈消费信用[J];上海金融;1982年02期

9 王隆昌;谈谈人民储蓄的作用[J];西南金融;1982年05期

10 过锡南;储蓄工作要研究消费 适应消费 指导消费[J];西南金融;198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克敏;吕长江;;金融衍生品:福兮?祸兮?[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刘姝威;;信用风险的测量与管理[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3 王世坤;余其煌;;信用风险的量化和计算[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4 刘姝威;;信用风险的测量与管理[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5 熊熊;张维;;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石勇;;在银行和金融数据分析中的评分方法[A];Data Analysis,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7 Hung-Juwang;Chen-Fu Chien;;构造风险管理的系统可靠性业绩指标<英>[A];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APQO)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黄新林;陈宝峰;林丽群;;房地产项目融资风险管理[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姚骏;;对(集团)公司往来帐款管理和控制的探讨[A];上海烟草系统2002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2年

10 李如一;;确定修剪系数的结构方法与具有风险抵押的信用风险的定价[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通市对外贸易委员会 郑兴铎;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的控制[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农行河北唐山分行 赵卫群 刘耀明;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风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3 周勤 郑志春;拓展个私贷款面临的风险及措施[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4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 关建中;加强银行内部评级 改善信用风险管理[N];中国证券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张豪;信用评级:控制银行风险[N];国际金融报;2000年

6 周林;城市典当业[N];国际金融报;2000年

7 刘建清;企业规避信用风险的五种对策[N];国际商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马宁秀;邓白氏提示:跨国经营要问信用风险有多大?[N];国际商报;2000年

9 谢旭;建立规范化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N];国际商报;2000年

10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李一婷;谁为出口信用保险保险[N];国际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宾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黄瑞庆;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和组合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陈志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杨军;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与识别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5 熊大永;信用风险理论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张健;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邵欣炜;基于VaR的金融风险度量与管理[D];吉林大学;2004年

8 赵明昕;信用保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姜灵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计算模型与算法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何祖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论我国支付系统的构建和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申文浩;衍生交易的法律监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黄大柯;信息不对称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0年

4 丁岩;我国商业银行客户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石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分析与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袁军;企业内部信用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程忠平;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及其监管[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傅建喜;转型期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9 卢映群;消费信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林建漳;论我国住房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27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27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5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