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基于金融抑制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及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2 13:32
【摘要】:政府"过度参与"农村金融制度演进、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实现贷款"三性"的最优组合、农业经济主体难以达到资金需求的最优边界等诸多因素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突出。为此,政府参与农村金融制度供给要保持有限理性,建立充分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积极开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缩小农村金融抑制约束边界,实现农村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Abstract]:When the government "excessively participates" in the evolution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it is difficult for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realize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three properties" of loans.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in body is difficult to reach the optimal boundary of capital demand, make the phenomenon of rural financial suppression outstanding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intain limited rationality in the supply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to establish a fully competitiv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rural financial risk compensation and sha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the restraint boundary of rural finance and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financ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国华;李克强;;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琼;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郭晖;新疆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3 王旭红;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陈飞翔;非正规金融的利率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高则伟;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谷慎;李成;;金融制度缺陷: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源[J];财经科学;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娜;杨绪萍;袁彦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5期

2 张红伟;李太后;;基于金融抑制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及创新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2期

3 李艳鑫;西部农村的金融抑制与创新[J];统计与决策;2005年19期

4 李刚;陈亮亮;许斌;;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及其金融深化的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12期

5 江胜蓝;;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J];经济导刊;2010年06期

6 程华,王布和;金融抑制下中国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3年08期

7 李莉;;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J];山东经济;2005年06期

8 苏玉峰;张志强;;规范发展农村非正式金融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6年09期

9 邱崇明;李辉文;;我国金融抑制的测度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11年02期

10 ;1993──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预测及对策[J];金融研究;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明兰;;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邓岩;;基于制度均衡视角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思路[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3 邓建军;;从演进特征谈农村金融制度再造:以宜春为例[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4 伍艳;;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深化研究[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5 李家祥;伍超明;;建立金融期货市场的基础条件分析[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6 伍艳;黄煦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问题[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7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建中;孙积安;宋小刚;何耀军;孔建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运行的关联性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3—2004年度)[C];2004年

9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周业j;尤瑞章;张晓霞;章小的;郑南源;;浙江省民间金融研究报告[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10 郑长德;;论西部民族地区资本的形成与资本市场的发展[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晓美;金融抑制催生金融创新[N];金融时报;2004年

2 记者 刘焕钦;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N];金融时报;2008年

3 湖南大学 张强 佘桂荣 王忠生;建立健全现代农村金融制度[N];经济日报;2008年

4 高伟;如何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N];学习时报;2008年

5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 戎生灵;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6 海南银监局政策法规处 周华 张慧;关于建立海南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几点设想[N];海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蔡靓;民建中央:应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周月光 程范淦;海南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之举[N];海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高文;着力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N];农民日报;2011年

10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王曙光;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基本要求[N];西安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奎;我国金融抑制与深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郭为;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3 徐伟;法、金融和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5年

4 顾宁;金融自由化的再认识与再实践[D];吉林大学;2007年

5 马宁;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韩秋;金融深化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稳定[D];吉林大学;2007年

7 高晓燕;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8 董杰;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王运成;中国渐进式金融自由化与国有银行风险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胡亮;金融深化与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明英;城乡统筹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演进逻辑与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范继慈;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林卓;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有效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4 周晨光;金融抑制与中国经常项目顺差[D];南京大学;2013年

5 马兵;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朱娟;20世纪60-80年代台湾民间金融的发展及启示[D];吉林大学;2007年

7 徐冬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Alfred Hickey;中国金融抑制对汇率和利率低估影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9 娄姚荣;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与“中等收入陷阱”[D];浙江大学;2013年

10 赵枫;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及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39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39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6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