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传导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传导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4年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传导效应研究
邢天怡
【摘要】:自2007年美国爆发严重的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开始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为了对危机进行缓解,美联储开始运用降低利率及扩张资产负债表的救市手段来刺激经济,但发现这些救市手段都没法使经济复苏和就业压力出现明显的好转。因此美国开始转换方式,先后用四轮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向金融市场中注入流动性,以期达到刺激经济复苏的目的。但随着经济和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各个国家之间依存程度不断的提高。美国所实施的货币政策不仅仅会通过利率渠道、贸易渠道、其他资产价格渠道、信用渠道等影响其国内的宏观经济状况,也会跨出国门利用货币政策的宏观传导效应影响其他经济体,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更重要的是伴随着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不断实施而产生的大量美元以各种方式进入作为美国主要贸易国家的我国的债券市场,进而导致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实施效果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而利率期限结构作为宏观经济中的主要变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经济信息,其波动情况是我国金融市场运行与货币政策实施情况的重要表现。因此只有切实的了解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才能更好的提出相应的政策来规避由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而出现的风险。 本文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断实施这一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对该政策在美国内部的传导机制以及在国际上的宏观传导效应进行理论研究,得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具有宏观传导效应的理论依据。然后我们采用静态拟合方法中的NS模型对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进行准确的衡量,并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对于我国交易所和银行间两个债券市场来说,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长期因子都有显著的向上的冲击,,对短期因子却有显著的向下的冲击,而且由于我国债券市场的体制并不健全,消化冲击的能力较弱,导致该冲击影响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我国债券市场的稳定性。最后,我们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传导效应进行总结,并从健全国内债券市场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为政策当局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27.12;F822.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书林;杨扬;薄澜;;基于VAR模型的美国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2 王晓雷;刘昊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消费投资与全球流动性泛滥[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3 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4 陈磊;侯鹏;;量化宽松、流动性溢出与新兴市场通货膨胀[J];财经科学;2011年10期
5 潘成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6 王树同;刘明学;栾雪剑;;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影响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1期
7 靳玉英;张志栋;;非传统货币政策解析——以美国的该政策实践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10期
8 肖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国际传导研究——针对亚洲经济体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9 叶菲;;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传导机制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10 吴秀波;;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评析——兼评中国央行本次加息的意义[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桂林;;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永刚;;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郝静萍;;我国目前物价上涨原因及金融对策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4 王晓雷;刘昊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消费投资与全球流动性泛滥[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5 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6 李石凯;黄剑;;美国金融生态的恶化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业效应的失灵[J];财经科学;2011年06期
7 李云峰;;中央银行沟通是否更有助于预测官方利率决定——来自《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证据[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8 王应贵;;量化宽松、财政赤字与美元资产安全[J];财经科学;2011年08期
9 陈磊;侯鹏;;量化宽松、流动性溢出与新兴市场通货膨胀[J];财经科学;2011年10期
10 王宇;李季;;泰勒规则与我国通货膨胀的波动性[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任重;郭洪涛;;大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路径[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2 Liping Zhu;Xubiao Yang;;The Study of American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s Spillover Effects on China's Inflation[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胡荣尚;张强;;中央银行沟通、利率期限结构和货币政策有效性[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2 康书隆;国债利率的风险特征、变化规律及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徐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汪源;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增来;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阿燃燃;中美经济相互依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寇明婷;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解凤敏;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袁晨;具有异质主体的非线性动态定价模型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吴婷婷;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理论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云爽;基于信贷传导渠道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叶清芳;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退出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贺畅达;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动态估计[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尚楠楠;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可行性检验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汪明明;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董皓舒;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杨慧;货币政策变动对商业银行盈利和风险影响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汪洋;中美经济刺激计划工具的比较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虞斐;2007-2010年美联储非传统型货币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冯肖肖;非常规货币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书林;杨扬;薄澜;;基于VAR模型的美国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2 戴金平;张华宁;;后危机时代美国非传统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3 王晓雷;刘昊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消费投资与全球流动性泛滥[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4 何帆,张明;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中的美元霸权因素[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7期
5 赵丽芬;李玉山;;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检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6 王东风;;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及影响:以美国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杜军;;对日银“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8 林宏山;;正确贯彻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若干问题解读[J];福建金融;2010年06期
9 陈志刚;潘成夫;;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理论分析与启示[J];南方金融;2009年09期
10 刘思琦;;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分析[J];改革与开放;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王勇;[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经济学教授 张锐;[N];国际商报;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占熬;陈小倩;李琴;;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及其影响[J];武汉金融;2011年02期
2 毛肖雯;徐鹏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1年02期
3 耿群;;日本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5期
4 栾申洲;苏秋波;;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3期
5 方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8期
6 张瑞洁;刘明龙;;浅析后危机时代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5期
7 秦战广;;浅谈量化宽松政策及其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1期
8 吴晓灵;;欧美量化宽松政策与中国化解之道[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王健;;以国际视野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J];新视野;2011年01期
10 杨辉;傅雄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后利率与汇率可能的变化——美联储货币政策展望与影响分析[J];中国货币市场;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仪;广场协议后日本中央银行金融政策[D];南开大学;2012年
2 李蕊;货币政策的以邻为壑效应与国际协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佳丽;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李鹏润;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股市的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3 凯宝奇(Khy Pochchhy);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柬埔寨经济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4 邢天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王胜;美联储非传统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
>吉林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南开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大学
相关作者
>李鹏润 >凯宝奇(Khy Pochchhy)
>李蕊 >王佳丽
>周仪 >邢天怡
>王胜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传导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6236.html